父亲节有感

2021-06-20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1.6.20(农历5.11)父亲节有感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是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——父亲节。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,父爱是不可或缺且无法替代的。相对母爱来说,父亲的爱往往是无言而深沉的。

 
常有人问:佛法浩瀚无边,应从哪里学起?《佛说分别经》中讲道:“人欲学道,不可不精进孝顺。”由此可知,孝为万善之基,众德之本,学佛应从孝养父母做起。
 
《杂宝藏经》中记载了一则这样的小故事。
 
很久以前,雪山中有一只鹦鹉,它的父母双目失明,不便外出觅食,于是这只鹦鹉便承担起觅食供养父母的责任。有一位田主,他发愿将自己的稻谷与众生分享。鹦鹉了解到这一点,便常常到田主的地里采集稻谷供养父母。
 
一天,田主发现很多稻穗被鸟啄断了,内心非常气愤,于是便在田中设网,结果捕到了鹦鹉。
 
鹦鹉说:“田主,您先有布施的心,我才敢来采食稻谷的,怎么现在又要捕捉我呢?在我心里,田地就像母亲般孕育着万物,稻谷就像父亲一样养育着他的孩子,实语就像孩子般天真无邪,您就像国王那样爱护子民。作为子民的我,心存感恩地拥护着您。”
 
听到这话,田主欢喜地问鹦鹉:“你取稻谷是给谁呢?”鹦鹉回答:“我的父母双目失明,我要用稻谷奉养他们。”田主一听,感动得对鹦鹉说:“从今以后,你可以来我的田里随意取食稻谷。”鹦鹉听后连声向田主道谢,内心充满了感恩和欢喜。
 
故事里的鹦鹉正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前身,田主是舍利弗的过去世,鹦鹉的盲父盲母分别是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的过去生。
 
从这个故事可以了解到,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不仅在今生用佛法来利益他的父亲,过去世也为众生做出了孝养父母的榜样


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说:“慈父悲母长养恩,一切男女皆安乐。慈父恩高如山王,悲母恩深如大海。”

 
父母恩重难报,真心孝事父母,不能只停留在“养”的层面上,还要发自内心地尊敬、爱戴父母,善巧方便地引导父母听闻佛法、归依三宝。这样才能够令父母真正地欣慰欢喜,帮助父母在今生乃至未来世得到真实的利益。
 
让我们学会珍惜与父母的缘。无论有多忙,无论在何方,都请记得在今天,特别送给父亲一句问候,送上一声祝福。
 
值此父亲节,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,现在者福寿康宁、平安吉祥;过去者离苦得乐、往生安养
 
最后,让我们一起诵习“念恩偈”:
 
父母生养教,悲流恒无尽,
随子生忧喜,慈爱过己身。

观今思既往,恩念正等齐,

纵使两肩负,何能报万一!

 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夏至蝉又鸣

下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五十九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