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净行品》七十九

2021-08-29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1.8.29(农历7.22)学习《净行品》七十九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《净行品》偈颂第七十六愿

 

见无忧林  当愿众生

永离贪爱  不生忧怖

 

此偈的大意是:当菩萨(发大心的修行人)在乞食途中,经过无忧树林的时候,就会发愿:希望一切众生,都能够永离贪爱,远离一切忧怖苦恼。
 
见无忧林:“无忧林”,就是无忧树林。经中记载,悉达多太子当年就是在蓝毗尼园中的无忧树下诞生的。所以,在印度文化中,无忧树被视为吉祥的象征
 
永离贪爱:“贪爱”,指对五欲境界深生贪着而不能舍离。“永离”,谓究竟彻底地离开。
 
不生忧怖:“忧怖”,指忧愁怖畏种种苦恼。人们之所以会有“忧怖”,是因为内心对于各种五欲境界,如名誉、权势、财富、地位等,产生种种贪爱和执着,且追逐不舍,得之则喜,失之则忧。正因为这样,《四十二章经》中佛才会教导世人说:“人从爱欲生忧,从忧生怖,若离于爱,何忧何怖?”
 
对于凡夫来说,如果不懂得修行佛法,贪欲烦恼是很难断除的。甚至到死亡的那一刻,也会为其所累。
 
《儒林外史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,形象地揭露了“守财奴”严监生,临死前为财所累的样子:
 
他伸着两个指头,总不肯断气,家人们问: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没见着?是不是还有两笔银子未交待清楚……严监生却只是把两眼睁得溜圆,狠狠地摇头,两根手指一动不动。
 
见此情形,他的小妾——赵氏分开众人,走上前说道:“老爷!别人都说的不相干,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!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,不放心,恐费了油,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。”说完,连忙去挑掉一茎。众人看见严监生点一点头,把手垂下,顿时就没了气。
 
虽然这是文学作品当中的情节,但也足以见得悭贪习性给众生带来的痛苦。生活中,穷人常羡慕富人的财富,对自己的贫穷感到忧虑。殊不知,富人也有富人的恐惧。尽管他们衣食无忧,得享荣华富贵,但仍然免不了老、病、死等苦的威胁。一旦无常来临,不仅不能永享快乐,终究还会随着自己的业力在六道里生死轮回流转。
 
《华严经》云:“不起凡夫染污心,必成寂静菩提果。”这正是在告诉我们,如果能够不起凡夫染污贪着的心,不仅内心“不生忧怖”,最终还将证得寂静涅槃的菩提佛果。
 
实际,不管是钱财,还是五欲中的其他,当我们拥有的时候,也不见得会快乐。人生最大的快乐,莫过于学佛。学佛能让我们增长智慧,知因识果,对世间的一切都看得开。我们不胡思乱想,不非分贪求,坦坦荡荡,少欲知足,内心自然无有忧怖。正是:“不得不失自坦然。”
 
可谓:

 

生老病死无量苦,

娑婆处处生忧怖。

转眼百年眨眼过,

君须觉悟好念佛。

 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八十

下一篇:普庵祖师圣诞日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