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四十九

2022-10-25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2.10.25(农历10.1)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四十九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今天我们来学习《备览》五戒下“作法差别”的第三支“示相教诫”。


备览  第三支 示相教诫


此支说明,受戒后戒师为受者宣说戒相并给予教诫。


备览  事钞云:“智论,戒师应语言:汝优婆塞听。是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,为优婆塞说五戒法相。汝当听受。尽形寿不杀生 是优婆塞戒,能持否?答能尽形寿不盗是优婆塞戒,能持否?尽形寿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并准上说。”


资持释云:“多陀此云如,阿伽度此云来,阿罗诃此云应。应即应供三藐三佛陀,此云正等正觉。亦举三号,令生信奉。”



首先,《备览》引《行事钞》的文说:《智论》云,戒师应对受者说:优婆塞(夷)谛听!这是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,为优婆塞(夷)宣说的五戒戒相,你应当恭敬谛听,殷重受持。

尽形寿不杀生是优婆塞(夷)戒,能持否?受者答:能持。

尽形寿不偷盗是优婆塞(夷)戒,能持否?受者答:能持。

尽形寿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皆同上二戒,先说戒相后问能持否,受者一一回答能持。
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钞文的“多陀”,华言如;“阿伽度”,华言来;“阿罗诃”,华言应(应供);“三藐三佛陀”,华言正等正觉。这里也举出佛的三种德号,目的是为了令受者对于戒法生起信敬奉行之心。



补充说明  五戒相释义,如后持犯篇,持犯别相中具明。后八戒相亦尔。



弘一律师补充说明,有关五戒戒相的释义,在后面“持犯篇”的第二门“持犯别相”里有详细说明。八戒的戒相也是如此。



备览  事钞续云:“是为在家人五戒,汝尽形受持。当供养三宝,劝化作诸功德。年三月六,常须持斋。用此功德,回施众生,果成佛道。”


资持释云:“是下嘱累有四。初嘱谨护,二劝作福,三令受斋,四教回向。年三者,正五九月。冥界业镜轮照南洲,若有善恶,镜中悉现。或云,天王巡狩四天下,此三月对南洲。又云,此三月恶鬼得势之时,故令修善月六,白黑两半,各有三日。按智论,初八天王使者下,十四天王太子下,十五天王自下,观察众生善恶。二十三,二十九,三十日亦尔。小尽准布萨应用初一持斋者,或受八戒,或但持斋。中前一食,中后不得妄啖。今多蔬菜,不节晚食。此虽非斋,犹胜荤血。又有饮水周时为清斋者,此乃邪术。一切众生,仰食而住、但勿过中,是佛正教。” 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九


《行事钞》中戒师继续说:这是佛为在家人制立的五戒,你应当尽形寿奉行受持。还应供养三宝,劝导他人作种种功德。每年的正月、五月、九月,以及每月的六斋日,都应当奉持斋法。以此功德回向普施一切众生,离苦得乐,共成佛道。
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以上戒师的嘱咐有四点要义,一是叮嘱谨慎护戒;二是劝化作福;三是令受斋法;四是教令回向。

钞文的“年三”,指每年农历的正月、五月和九月。这三个月,幽冥界的业镜会轮照到南瞻部洲。无论行善还是作恶,镜中都会显现出来。小字说明:也有说四大天王巡视四天下众生,此三月正值察看南瞻部洲。还有说,此三月是恶鬼得势之时,因此劝令众生广行众善,这样恶鬼就不能得便。

“月六”:指每月的六斋日。按照古印度的历法,每月的上半月是白月,下半月为黑月。黑白两个半月中,各有三天是斋日,故名“六斋日”,即初八、十四、十五、廿三、廿九、三十。根据《智论》所说,初八天王的使者巡视人间,十四天王的太子巡视人间,十五天王亲自巡视人间,来察看众生的善恶造作。下半月的二十三、二十九、三十日,也是这样。文中的小字说明:如果值遇小月,没有三十,准于律中的布萨法(说戒法),应取初一。

“持斋”:或者正受八关斋戒,或者只持过中不食的斋法。佛制比丘日中前一食,日中后不得妄自食啖。小字说明:对于持斋,现在的人大多只是食用蔬菜等素食,并不节制晚餐。这样做虽然够不上真正的斋法,但总要好过食用荤腥之物。又有人把全天饮水当作清净的斋法,这是邪术。一切众生皆仰赖饮食维持生命,只要过中不食,即符合佛对斋法的正制。记文中的“周时”,指一整天。



备览 业疏云:“多论,问曰:不受三归,得五戒否?答:不得也。要先授归,方得戒矣。所以说戒名者,欲使知名令护行故。”


济缘释云:“初定发体,必在三归。所以下,次明说相,别有所为。”见业疏记卷十



接着,《备览》引《羯磨疏》的文说:《多论》中有人问,如果不受五戒三归,能得五戒吗?回答:不能得。要先授五戒三归,受者才能如法得戒。之所以宣说戒相,是为了令受者了知戒名,慎护戒行。

《济缘记》解释说:《多论》的答词,首先确定了感发戒体是在受五戒三归之时,其次说明了宣说戒相的目的是在识相守持。

可谓:


年长三月六斋日
奉戒行善用心知
积功累德修福慧
昼夜皆是心安时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纪念上妙下德老和尚

下一篇:恭迎药师如来圣诞日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