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今天我们继续学习《备览》五戒里的第七项“料简杂相”。
备览 业疏云:“若准多论,不得重受。依成实四分,俱开重受。故末利夫人第二第三重受五戒,即其证也。”
济缘释云:“多宗五戒其必尽形,故但一受,义无重加。成宗不尔,任时长短,随受随增。二三重受,事见本律。”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
首先,《备览》引《羯磨疏》的文,说明了多论和成论对于重受增戒的不同观点。
《羯磨疏》中说:如果依于《多论》,不得重受增戒。依《成实论》和《四分律》,都开许增受。律中末利夫人第二、第三次重受五戒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《济缘记》解释说:《多论》中五戒必须尽形寿受持,所以一生只可以受一次,约义无法重受。而成宗却不是这样,受法时限长短均可,随每一次重受,戒体都会相应增上。疏文中提到的末利夫人重受五戒之事,详见本部《四分律》。
根据《四分律》记载,佛在世时,波斯匿王的王后末利夫人在入宫前本为婢女,因为供佛得福而脱离了婢女身,成为波斯匿王五百夫人之首。一天,末利夫人忆念起自己的这一因缘,非常感恩佛陀,于是前去礼佛,请佛说法。
在佛的善巧开示下,末利夫人明白了自己今生所得的善恶果报,都没有离开往昔的造作。因为前世多嗔恚好触恼人,所以今生受形丑陋,人不喜欢;因为前世广行布施,供养沙门、贫穷孤老等,今世资财无乏;前世见他人得到利养,不生嫉妒心,故今生有大威力,于波斯匿王五百女人中尊贵自在。
末利夫人虔诚地顶礼佛陀而白佛言:“我自今已去尽形寿归依佛法僧,听为忧婆私(优婆夷),自今已去尽形寿不杀生乃至不饮酒。”
世尊听后,为末利夫人无数方便说法开导,令生欢喜。
当时末利夫人重白佛说:“我今第二、第三归依佛法僧,听为优婆私(优婆夷)。自今已去尽形寿不杀生乃至不饮酒。”
以上便是律中所说末利夫人重受五戒的因缘。
这则故事启发我们:“因缘果报,丝毫不爽。”无论是善报还是恶报,都有它相应的前因。只有依于佛的教导,真实地断恶修善,才能收获吉祥和善果。
下面,我们根据列表总结,来回顾一下第七项的内容。
一、对趣分别
多宗认为除人以外的余道众生,皆不能受戒得戒。而成宗则认为,余道众生也能得戒。
二、渐顿差别
多宗认为,五戒必须尽形寿受持,八戒只能受一日一夜;成宗则认为,此二戒受时长短,可随受者心意。
多宗认为,受五戒只发四支戒;成宗则认为,无论道俗,受戒皆发七支戒。
多宗对五戒不开重受;成宗则认为,五戒八戒都开重受增戒。
第二章“归戒仪轨”下有关五戒的内容,我们就简单学习到这里。愿大家温故知新,日日法喜!
可谓: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五十二
下一篇:熏习的力量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