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.11.29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五十四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《备览》“八戒”里的第二项“功益”。这一项说明了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。
备览 第二项 功益
备览 业疏云:“多云,经说作阎浮王,于人中宝一切自在,不如八戒十六分一。”
济缘释云:“阎浮王,即转轮王。彼国一钱,重十六分,故经论中,多举为比。”
首先,《备览》引《羯磨疏》的文说道:《多论》中讲,经云作南阎浮提王,于人间财宝一切自在,但此福报远不及受持八戒的十六分之一。
《济缘记》解释说:疏文中的“阎浮王”,就是转轮圣王。因为古印度舍卫国一钱重十六分,所以经论中多举此作比较。
备览 业疏云:“善生云,除五逆罪,余罪皆灭。”
接着,《羯磨疏》又引《善生经》说:受持八戒,除了杀父、杀母、杀阿罗汉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之五逆罪外,其余一切罪皆可灭除。
备览 业疏云:“智论云:譬如软将将兵,终竟无勋。健将破敌,一日之中,功盖天下。五戒八戒,其相同此。良由五但离邪,未能清绝。八行全净,相同无漏。约期乃少,取行则多,故功益彼。”
济缘释云:“欲为生死本,绝欲则超生,故唯约淫以分胜劣。时少则不及尽形,行多则加彼三戒,仍断正淫。”
《羯磨疏》又引《大智度论》里的文,进一步对比彰显了八戒的殊胜。
《大智度论》云:譬如软弱的将领带兵,终究不能建立功勋。而勇健大将攻破敌军,一日之中就能功德盖世。五戒和八戒的功德,相形之下,也是如此。这实在是因为五戒只断邪淫,未能彻底断绝生死的根本——淫欲,而八戒则全部净除了淫欲的染污,由此所得的功德等同无漏。八戒的受持时间虽然比五戒短,但戒行较多,所以功德超胜于五戒。
《济缘记》解释说:淫欲是生死的根本,断淫欲则能出离生死,所以唯约断除淫欲来分判五戒和八戒的优劣。八戒的受法时限虽然短,不及五戒尽形寿受持长,但戒行较多,在五戒之上又增加了三条戒(不严身戒、不坐卧高广大床及故往观听伎乐戒、不非食时戒),同时要求受者必须断除正淫。因此,八戒比五戒更为殊胜。
备览 业疏云:“成实云:天王福报,亦所不及。帝释说偈,佛止之曰:若漏尽人,应说此偈。六斋神之日,奉持于八戒。此人获福德,则为与我等。”
济缘释云:“天王即帝释,是三十三天主故。据论,帝释先说偈,佛方止之,文中引倒。偈云六斋神之日,谓天神下降日也。则为与我等,帝释自谓受持八戒,福与己同。佛呵止之,若漏尽人,可说此偈。则与三乘圣人无漏福等,帝释天福,所不及也。”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
《羯磨疏》引《成实论》说:帝释天王也不及受八戒人的福报大。天帝释曾经说偈,赞叹受八戒人的福德与自己的福德相等。佛听后当下呵止他说:“断尽烦恼的圣人,才可以说此偈:‘六斋神之日,奉持于八戒。此人获福德,则为与我等。’”
《济缘记》解释说:疏文中的“天王”,指天帝释,即三十三天的天主。根据《成实论》记载,天帝释说完偈颂,佛才加以呵止。《羯磨疏》在引文时,将偈颂放在了后面。
偈颂中的“六斋神之日”,指天神下降人间巡视的日子。“则为与我等”,这是天帝释自言受持八戒的福德与自己的福德相等。佛呵责天帝释,只有断尽烦恼的圣人,才可以说此偈。受持八戒所得的福德,与三乘圣人的无漏福相等。天帝释的福报,是远远不及的。
备览 义钞云:“优婆塞受三归五戒者,闻佛说法得下二果,不证三四。受八戒者,亦证三四。”见拾毗尼义钞卷一
最后,《备览》又引《拾毗尼义钞》中的文说:受持三归五戒的优婆塞、优婆夷,听闻佛说法可以证得初果、二果,但不能证得三果、四果。而受持八戒的人,则可证得三果四果。由此可见,八戒的功德是极为殊胜的。
可谓:
八戒超世胜功德,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每日一得
下一篇:为人处事学留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