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55 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五十五 2022.12.6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 今天我们来学习《备览》讲解八戒里的第三项和第四项。先来看第三项“简人”。
备览 第三项 简人
此项说明受八戒之前,要先对受戒人加以简别。
备览 义钞云:“八戒亦问诸难,准五戒解。”见拾毗尼义钞卷一 《备览》引《拾毗尼义钞》中的文说:受八戒前,也要检问受戒人有无诸遮难。这项内容,可根据前面五戒所说来理解。 备览 第四项 忏悔 接着,来看第四项忏悔。此项说明,在正式受戒前,受戒人应先忏悔宿世恶业。 备览 事钞云:“次为忏悔。智论云:我某甲,若身业口业意业不善,贪嗔痴故。若今世先世有如是罪,今日诚心忏悔。三业清净,受行八斋,是则布萨。” 资持释云:“布萨,翻净住,亦云清净。” 《备览》引《行事钞》里的文说道:其次为受戒人忏悔宿世恶业。《智论》中有忏悔文说:我某甲,若身口意三业有所不善,都是因为贪嗔痴烦恼所使。若今生、过去生有如是罪,我今诚心忏悔。身口意三业清净,受持奉行八关斋戒,便是布萨。 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钞文所说的“布萨”,翻译成华言是“净住”,也可译为“清净”。 备览 事钞云:“增一:若受八斋,先忏悔罪,后便受戒。”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九 接着,《行事钞》又引《增一阿含经》说:如果要受八关斋戒,应先忏悔宿世罪业,然后便可受戒。 从以上《事钞》所引的经论之文可以看出,受八关斋戒之前,应先忏悔宿世恶业。这就好比在用器皿盛纳甘露以前,必须先把器皿清洗干净。如此纳得的甘露才能不被染污,发挥应有的妙用。 让我们如法行持,个个得获自利利他的法益! 可谓: 三业所造一切罪, 受戒之前至诚悔。 清净方应斋戒法, 菩提路上永不退。 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 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大雪有感2022
下一篇:要重视团结的力量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