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五十九

2023-01-03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059 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五十九 2023.1.3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在家备览》。今天来看八戒的第六项“料简”。此项主要说明受八戒的相关杂相。


备览 第六项 料简

2023.1.3-1.jpg


根据列表所示,第六项“料简”分为四支:一对简多宗,二迟受开成,三独受离过,四断恶摄净。我们先来看第一支的内容。



备览 第一支 对简多宗


第一支“对简多宗”,即对比简别多宗成宗的不同观点。


补充说明 对简中且举四种:一简众,二渐顿,三延促,四自誓。余同五戒料简杂相中。

   

弘一律师提示:在“对简多宗”当中,暂且从四个方面对比说明多宗和成宗的不同观点:


一、简众:简别受八戒者属于七众当中的哪一众。


二、渐顿:简别八戒是否通于渐顿二受。


三、延促:说明八戒的受法时限。


四、自誓:说明八戒是否开许自誓而受。


除此之外,其余的相关内容,可以例同五戒“料简杂相”中所说。


下面,来看《备览》的文。



备览 业疏云:“多论云:受八戒人,在七众中何众所摄。虽无终身戒而有日夜戒,应名优婆塞。若得名者又无终身戒,若言非者又有日夜戒,止得为中间人也。即七众之外更有木叉八戒也。”


济缘释云:“初标问。虽下答通。彼宗五戒定须尽形,名终身戒。八戒唯一日夜,故名日夜戒。若下转难。止下重释。望非终身不当与名,望有日夜不可无名。在可否之间,故云中间人也。五十具戒位通七众并须尽形,所以日夜不在其数。若尔,受八戒者究竟何名。答:如受法云净行优婆塞,岂非名耶。上据多宗,五八局时,故在七众之外。若取成宗,通收俗众,非七外矣。”见业疏记卷十



《备览》首先引《羯磨疏》的文说:《多论》云,受八戒的人,在道俗七众当中,属于哪一众所摄呢?彼人虽然没有终身戒而有日夜戒,因此应名为“优婆塞(优婆夷)”。可如果名为“优婆塞(优婆夷)”,却没有终身戒;如果说彼人不是“优婆塞(优婆夷)”,又有日夜戒,看来只能称之为“中间人”。也就是在道俗七众(比丘、比丘尼、式叉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)以外,更有一类受波罗提木叉的“八戒人”。


《济缘记》解释说:《多论》首先提出问题,接着予以释通。多宗规定,五戒必须尽形而受,因此名为“终身戒”;八戒只能受一日一夜,所以名为“日夜戒”。受八戒的人,望其没有终身戒来讲,不应当名为“优婆塞(优婆夷)”;而望其有日夜戒来说,又不可以没有一个称谓,所以只能称之为“中间人”。多宗认为,五戒、十戒、具足戒,通于道俗七众,且须终身受持,所以受日夜戒的人,便不能名为优婆塞(优婆夷),不在七众之数。


元照律师接着说:如果这样,究竟应当如何称呼受八戒的人呢?回答:在八戒的受法当中,便有“净行优婆塞(优婆夷)”一说,这不正是对受八戒人的称谓吗?以上是就多宗来讲,受五戒、八戒均局于一定的时限,所以受八戒的人被列在七众之外。如果取成宗的观点,受五戒八戒都不局于时限,“优婆塞(优婆夷)”一名通于一切进受佛戒的在家人,那么受八戒的人,自然就不在七众之外了。


备览 事钞云:“成实云:亦得随受一二三,及日月长短并成。”见事钞记卷三十九



接着,《备览》引《行事钞》的文说:《成实论》中讲,受八戒时,也可以随愿求受一二戒或三戒,受法时限也通于长短。


备览 羯磨注云:“多论云:若受八戒,应言一日一夜,莫使与终身戒相乱。成实云:五戒八戒随日月长短,或一年一月乃至半日半夜,重受减受并得。”


业疏释云:“一日夜者,以五种三归文相丛杂,故须简定,义无混乱。故准多宗,必一日夜,不通过减。成实随力多少者,接俗之教不可约之,如上说也。


济缘释疏云:“初出彼宗之局。次准成论,二戒并通时日多少。



下面,《备览》又引《随机羯磨》的注文说:《多论》云,如果受八戒,应当称言“一日一夜”,不要与终身戒相混淆。《成实论》说:五戒、八戒的受法时限,可长可短。一年一月,乃至半日半夜均可。重受、减受都开许。


羯磨疏》解释说:因为五种三归的受法文相多而杂,所以必须从时间上来简别判定,约义才不会产生混乱。因此多宗规定,受八戒必须一日一夜,不通增减时限。《成实论》开许随受戒人的堪能力来受,因为是接引俗人的教法,不可以有太多的限约,如前五戒料简中所说。


《济缘记》解释疏文说:疏文首先出示了多宗局定八戒受法时限的原因。其次根据《成实论》的观点,说明了五戒、八戒的受法时限,均通长短。


谓:

受持八戒多功德

美名净行优婆塞
殊胜因缘当珍惜
持戒念佛离娑婆
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每日一得

下一篇:人人都做观世音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