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五八之一2023.4.22.mp3
我们继续学习《净行品》。前面已经学习了开篇长行的第一部分“智首菩萨请问”,今天来看第二部分:文殊菩萨回答。第二部分主要讲了两点内容:一是赞叹智首菩萨请问,二是文殊菩萨正式回答。下面先来看第一点的内容。经文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:“善哉,佛子!汝今为欲多所饶益,多所安隐,哀愍世间,利乐天人,问如是义。”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:在智首菩萨提出诸多问题后,文殊菩萨对智首菩萨说:好啊,佛子!你如今心怀悲悯,为了更多地利益安稳世间,令人天等都获得安乐,所以才提出这些问题。经文中的“善哉”,是赞美之词。相当于现今说的“好啊”。“佛子”:这一称谓反映了佛陀对众生的无限悲悯,因为佛视一切众生皆为自己的孩子。“哀愍”:慈悲哀愍。《无量寿经》中讲,“如来普慈哀愍,悉令度脱。”“世间”:有解释说,这是对时间和空间的称谓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等三世,叫做世;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上、下等十方空间,名为间。《华严经探玄记》中讲,“世间不同,有其三种。一器世间,为所依处。二智正觉世间,为能化主。三众生世间,为所化机。”这是告诉我们:器世间,是众生的所依之处,指山河大地等。智正觉世间,是九法界的教化主,指至尊的佛陀。众生世间,是佛法所教化的对象,指一切有情众生。“利乐”:即利益安乐。《佛地经论》中说,“令修善因名为利益,令得乐果名为安乐。又令离恶名为利益,令其摄善名为安乐……此世他世、世出世等,应知亦尔。”可见,我们要想帮助众生获得真正的利益和安乐,就要用佛法来开启众生的慧解,无有疲厌地引导众生断除恶法、修习诸善,乃至解脱成佛。“天人”:指天与人,即六趣中的天趣和人趣。此处虽然只提到天和人,实则含摄了六道一切众生。因为天与人,是六道中最为殊胜的受道之器,所以在此特别指出。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每日一得
下一篇:每日一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