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得见蒲公友,
今已春半相遇迟,
未踏青山人已老,
劝君惜取韶华时。
今天来谈谈:
奉事师长
佛法浩瀚无边,应从哪里学起?除了“孝养父母”,尚应“奉事师长”。
省庵大师在《劝发菩提心文》中说:“若无世间师长,则不知礼义;若无出世师长,则不解佛法。不知礼义,则同于异类;不解佛法,则何异俗人。今我等粗知礼义,略解佛法,袈裟被体,戒品沾身,此之重恩,从师长得。”
大师的这段话让我们了解到,师长有世间师长与出世间师长两种。世间师长,如唐代大文豪韩愈在《师说》中云:“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?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。”
出世间师长,是教导我们断恶修善、念佛成佛等佛理之人,在佛法中亦称善知识。善知识在菩提路上,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故《华严经》赞叹云:“善知识者,如慈母,出生佛种故;如慈父,广大利益故;如乳母,守护不令作恶故;如教师,示其菩萨所学故;如善导,能示波罗蜜道故;如良医,能治烦恼诸病故;如雪山,增长一切智药故;如勇将,殄除一切怖畏故;如济客,令出生死瀑流故;如船师,令到智慧宝洲故……”
由些可知,无论是学习世出世间法的知识智慧,还是学做人、求佛道,都离不开师长的教导和成就。
说到此,我想起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位世间师长——麻老师。
我三岁那年,因为父母工作无暇照顾我,就把我送到了农村姥姥家。姥姥、姥爷也很忙,那时没有幼儿园,他们索性把我送到村子里的学校。学校只有一位姓麻的男老师,一间大教室,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同在一个教室上课。老师教其中一个年级的时候,其他年级的学生就做作业。
也是从那时起,从麻老师开始,我有了完整的记忆:麻老师个子高高的,因为进教室门都得低头。他留着大背头,想起来也就是三十左右的样子,拿现在话来说也是一个大帅哥。
我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,也是最不守规矩的学生,经常在地上随便跑。有时候钻到桌子底下,有时候跑到教室外,但麻老师总是微笑对我,大手拉着小手把我送到“特制”的座位上(小板凳),低声对我说:“孩子,好好坐一会儿。下课老师就带你出去玩!”因为老师的这句话,我就乖乖坐着,在七岁以前学完了四个年级的课程。
实际下了课,老师确实是领着我去玩的,还给予我特权到他的房间喝水。他指着学校四面的山告诉我,这座叫银人山、那座叫鸡冠山……还告诉我,每座山都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,这些故事大多是说,善良的人最后都会有好的果报。
有一次,麻老师教给我一首歌,让我给大家表演,歌词是:“戴花要戴大红花,骑马要骑千里马,唱歌要唱跃进歌,听话要听党的话。”至今,我对那首歌记忆犹新。在麻老师春雨润物般的培育下,我轻松愉快学到了知识,并且自然形成了开朗乐观、积极进取的性格,觉得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追求。
麻老师用他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,我从小的愿望就是做一名老师,尤其要做一名“山村里的女教师。”在我心里,老师的言行就是学生的模板。我曾经受益于老师的关爱和培育,那么就有责任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,用它去滋益那些需要温暖和光明的孩子。
每每说到世间的师长,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麻老师,那位影响着我一生的人。
可谓:
南无阿弥陀佛!
上一篇:贵在坚持
下一篇:相遇春天的第一个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