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佛,大家好!前段时间学习了蕅益大师的《示养德》,今再选大师的两首偈来分享:
日轮挽作镜,海水挹作盆,
照我忠义胆,浴我法臣魂。
九死心不悔,尘劫愿犹存,
为檄虚空界,何人共此轮。
这两首偈出自《灵峰蕅益大师宗论》卷十,大意是:牵挽一轮太阳作镜子,盛舀一汪海水作浴盆,用日轮映照我一腔赤子肝胆,用海水洗涤我法臣忠心。藉此对佛法及众生之忠肝义胆,纵然万死亦不反悔,纵经尘劫不改初心。我今昭示尽虚空遍法界,谁能与我共此慧日一轮?
蕅益大师(公元1599年~1655年),与云栖祩宏大师(莲池大师)、紫柏真可大师、憨山德清大师并称明代四大高僧。
大师一生,广学法相、禅、律、华严、天台、净土诸宗教义。其著作颇丰,涉猎范围非常广泛,律学著述占很大比例。代表作《弥陀要解》,是研习净土法门不可缺之所依。
大师身处明末清初,目睹教内律学凋零,痛心正法衰替。深感戒律不兴定慧难发,于是发心弘扬戒律,并作偈云:“我念末劫苦,破戒为第一。我思救苦方,无越毗尼藏。”
然而当时律师难求,学戒无所依凭。大师遂与另外四位法师结盟共修,希望大家志同道合,如法持律,令正法重兴。可惜其中两位结盟不久便相继而逝,一位退心背盟而去。由此切肤之痛,大师呼吁、呐喊:“为檄虚空界,何人共此轮?”此中蕴含着对后来者的无限期盼。
大师毕竟是“九死心不悔”之勇士,复兴戒律同盟解体,激发其对戒律进行更加全面、深入的探索。《法海观澜自序》云:“夫大小两乘,皆首戒律。而大必兼小,小不兼大。”意即无论大小乘,都以戒律为学修基础。小乘七众律仪,仅为大乘戒中的摄律仪戒而已。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,则属于大乘菩萨戒所摄。
大师之所以如此重视菩萨戒,是因为菩萨戒包含了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。此三聚净戒的核心理念及修持宗旨即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”
大师一生为人严峻精到,厌弃名利,以护持正法为己任,以利益众生为本怀。“照我忠义胆,浴我法臣魂。九死心不悔,尘劫愿犹存。”这既是大师大弘誓愿的表征,也是其运文殊智、行普贤行之写照。
写到这里,我情不自禁地诵出《普贤行愿品》中的句子:“文殊师利勇猛智,普贤慧行亦復然……如是一切无尽时,我愿究竟恒无尽……念念相续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无有疲厌……”泪水涌出,文字苍白,无法描绘祖师大愿、大行之功德。
祖师的悲心就在跳动
让我们继往开来,求得妙智利群生!
南无阿弥陀佛!
上一篇:从反省中更新自我
下一篇:吾亲逝而不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