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0 谈谈愿力(二)2020.4.23(农历4.1)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是“世界读书日”,希望大家好读书、读好书。也愿大家“发心读完大觉书,立愿行尽佛子事”。◇三劝发愿
读过《佛说阿弥陀经》的人都知道,经中三次劝令众生发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蕅益大师解释说:“愿者,信之券,行之枢,尤为要务。举愿则信行在其中,所以殷勤三劝也。”意思是,愿是信心的保证,是实行的枢纽,更是修习净土法门的要务。发愿恳切,信心必然真实,行持自然而生。所以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三番殷勤劝令众生发愿,求生西方极乐净土。 第一处:“众生闻者,应当发愿愿生彼国。所以者何?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。”第二处:“阿弥陀佛与诸圣众,现在其前,是人终时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……若有众生,闻是说者,应当发愿生彼国土。”第三处:“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(无上正等正觉)……若有信者,应当发愿生彼国土。”◇愿之重要
蕅益大师在《弥陀要解》中说:“得生与否,全由信愿之有无;品位高下,全由持名之深浅。”又言:“若信愿坚固,临终十念一念,亦决得生。若无信愿,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,雨打不湿,如银墙铁壁相似,亦无得生之理。”因此,《普贤行愿品》中说:“是人临命终时,最后刹那,一切诸根悉皆散坏,一切亲属悉皆舍离,一切威势悉皆退失,辅相大臣、宫城内外、象马车乘、珍宝伏藏,如是一切,无复相随。唯此愿王,不相舍离,于一切时,引导其前,一刹那中,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。”这也是在警觉我们,临命终时,一切有形的都带不走。只有生前发下的菩提大愿,能够超越业力的牵引,引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由此可以理解,发愿是何等重要啊!◇愿为先导
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于《劝发菩提心文》中云:“修行急务,立愿居先。”意思是,无论修习哪个法门,最重要的就是发愿。因为愿可以导行,所以说立愿是修行急务。修习净土法门亦复如是。对于凡夫众生而言,往生极乐世界是一条陌生的路,必须有大愿来引导才能到达。无始劫来,众生因业力所感,在三界六道中翻转轮回,持五戒修十善,得人身生天道;破五戒造十恶,失人身堕三途。而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是出世间法的正因,如果没有真实的信愿,就感通不到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力量,就不能往生。打比喻来说,犹如一头牛,若走在熟悉的道路上,纵然无人驾驭,也不会走错;但如果走在一条陌生的道路上,就必须要有牧牛者驾驭、鞭策,才能到达目的地。凡夫的心也如是,三界六道是熟路,随着业力的牵引自然而去。西方极乐世界是生路,需要用“愿”力——内心强大的往生意愿作引导,方能前往。在现实生活中怎样修行呢?念起这句阿弥陀佛圣号就是在修行。要知道,称念阿弥陀佛圣号的当下,即是在用愿力庄严法身。当我们摄心念佛之时,正是对治我们的贪嗔痴烦恼之时。久久练习“一念佛心一念佛,念念佛心念念佛”,凡心定能成佛心。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
上一篇:谈谈愿力 | 第一篇
下一篇:谈谈愿力 | 第三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