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
A-

师父法语

学习《佛说无常经》二十三之十
分享到:

作者:admin    类别:师父法语

日期:2020年12月17日

2020.12.17(农历11.3)学习《佛说无常经》二十三之十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接着来看《无常经》正式经文重颂的第三首偈颂:

 
假使寿命满百年,终归不免无常逼,
老病死苦常随逐,恒与众生作无利。
 
这首偈告诉我们,一个人即使活到一百岁,最终也逃不过一死。老病死苦追逐众生,恒常损恼众生
 
一个人能活到一百岁,这在世间已经是很长寿了。相传与尧舜同时期的彭祖活了八百多岁,福建的“菜篮公”陈俊,活了四百四十三岁,清代的李庆远活了二百五十七岁。但无一例外,最后还是一死。
 
“老病死苦常随逐。”老病死紧紧跟随着我们,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。有身体就有影子,有生就有老病死
 

下面来讲一则佛陀时代“求不死之火”的故事。


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,她只生了一个儿子,因此,她对这唯一的孩子呵护备至。但是,天有不测风云,妇人的独生子忽然染上恶疾,不久就离开了人世。


妇人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,她天天守在儿子的坟前,日以继夜地哀伤哭泣。她形若槁木,面如死灰,悲伤地喃喃自语:“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相依为命,现在他竟然舍下我先走了,留下我孤苦伶仃的,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?"妇人决定守在坟前,她要和儿子死在一起。四五天过去了,妇人水米未进。


佛陀知道了这件事情,带领五百比丘前往冢间。妇人看见佛陀从远处走来,威神之光熠熠生辉。她如醉方醒,疾走至佛前,五体投地行接足礼。佛陀慈愍地望着她,缓缓地问道:“你为什么一个人在这墓冢之间呢?”


妇人忍住悲痛回答:“我只有一个儿子,他却舍我而先死。爱之情切,所以我想和他死在一起。”


佛陀听完问道:“你想让你的儿子复活吗?”“当然想,世尊!"妇人仿佛是水中的溺者抓到浮木一般。佛陀嘱咐道:“去找好的香火来,要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,我可以让你的儿子复活。


妇人听了,二话不说,赶紧去寻找香火。她见人就问:“你家有死过人吗?“回答:“先辈祖先都已死去。"不知不觉,她问了许多家,每一家都是这样回答,妇人便不敢用他们的香火。但她始终不死心,又挨门挨户地问,结果发现没有一家是没死过人的。


她失望地走回坟前,向佛陀说:“大德世尊,我走遍了整个村落,每一家都曾有家人去世,没有家里不死人的啊.……”


佛陀见因缘成熟,便对妇人说:“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,都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在运行,人也是一样的,有生必有死。谁也不能避免生、老、病、死苦,并不是只有你心爱的儿子,才经历这变化无常的过程啊!活着的人力求活下去,也是可喜的,你又何必执迷不悟、一心寻死呢?能活着,就要珍惜可贵的生命,利用人身来修行,体悟无常的真理,从生老病死苦中解脱出来。”


妇人听了佛陀宣说的无常真理后,立刻扭转了自己的错误观念,并依佛的教修行得到证悟。在冢间观看的许多人,听佛开示以后,也发起了想要成佛的心。


“恒与众生作无利。”老病死苦恒常损恼众生,作不利益。不想病偏偏要病,不想老偏偏要老,不想死偏偏要死。为了对抗老病死,人们不惜花费很多的时间、精力和金钱,但却没人能够做到不老、不病、不死

 

我们通过学习明白了无常的道理,就要心平气和地接受、坦然微笑地面对老病死。不浪费时间,以真实的修行来报答四恩(父母恩、师长恩、众生恩、国土恩)。

 

最后,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
上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常经》二十三之十一

下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常经》二十三之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