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.7.8(农历6.10)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廿九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我们继续学习《无量寿经》,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第三十位尊者罗云的故事。
? 经文 尊者罗云
尊者罗云即罗睺罗,他是释迦牟尼佛做太子时和耶输陀罗的儿子。尊者住在母胎中六年才出生,故名“罗睺罗”,华言的意思是“覆障”。
根据《佛本行集经》记载,往昔世的时候,罗睺罗曾经是位国王。一天,有位仙人因为怀疑自己犯了盗戒,便来向国王忏悔。可是国王却沉迷于五欲,令仙人足足等了六天。由此因缘,罗睺罗在这一世被困在母胎中六年。
佛成道六年后回到迦毗罗卫国,令舍利弗尊者度罗睺罗出家。《大智度论》中说,罗睺罗出家后,因年幼而不知守护口业。人们来礼拜佛陀的时候,如果佛在,他会对来访的人说不在;佛不在的时候,他又对人说佛在等,由此触恼了很多人。
这件事传到了佛的耳边,佛把罗睺罗喊来对他说:“罗睺罗,你去给我打一盆洗脚水。”佛洗脚后,让罗睺罗把洗脚盆倒扣过来,并问道:“水还能倒进盆子里吗?”罗睺罗回答道:“不能。”佛语重心长地说:“就像盆子倒扣过来不能再盛水一样,妄语覆盖了心灵,也会令道水无法入于心田。”
佛又说道:“妄语有十种过失。一者,口气臭;二者,善神远离;三者,即使说的是实话,人们也不信受;四者,有智慧的人在一起议事的时候,不能参与其中;五者,打妄语的人,一生常遭人诽谤;六者,人所不敬;七者,常怀忧愁;八者,种下了诽谤的业因;九者,身坏命终后堕于地狱;十者,后世即便生而为人,也常被诽谤。”
罗睺罗听了佛的教导,惭愧地低下了头。从此他再也不打妄语了,跟随舍利弗尊者认真地修学佛法。
《罗云忍辱经》中记载,有一天,罗睺罗随同舍利弗尊者往舍卫城乞食,有恶人无缘无故地打破了罗睺罗的头,鲜血瞬间流了下来。
舍利弗尊者见后,立即劝慰他说:“作为佛的弟子,千万不要生嗔心。你要修习忍辱,有智慧的人都能忍辱。”罗睺罗说:“佛教导我要慈悲,忍辱才能成就高德。愚痴的人造作恶业,我怎么能随他去造恶呢?尊者,我会忍着!”
事后师徒二人回到了祇桓精舍,顶礼佛陀后,舍利弗尊者把乞食路上发生的事情,详细地禀白了佛陀。佛听后说道:“能忍于恶行,则众祸消灭。如愿吉祥、财荣尊贵,都是忍辱的因所感得的善果报。”
佛又开示说:“大家还要知道,忍之为福,即使是龙象的力量,也万万不如其一。布施虽然有大福报,但也不如忍辱的福报大。怀忍行慈,世世无怨。我现在证得无上佛果,诸天所敬,都是忍力所致。所以要学忍辱,救度众生。”
罗睺罗听了佛的话,完全依教奉行,并且精进行道。后来他证得了阿罗汉果,在佛的十大声闻弟子中,被誉为“密行第一”。
尊者的故事启发我们:“忍辱第一道,佛说无为最。”忍辱的功德是不可说尽的,作为佛弟子,我们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忍辱力。所谓卑以自牧、谦以养德,让我们从谦下忍辱中积聚福慧资粮、圆满度生的力量吧!
可谓:
为佛亲子得真传,
诸恶莫作行众善。
自净其意修忍辱,
密行第一人天赞。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一四〇之二
下一篇:小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