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五三之五2022.12.11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对于《净行品》的开篇长行,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七段“满菩萨行”的前五种波罗蜜,今天来看最后一种波罗蜜。第六“般若波罗蜜”:即般若度。“般若”是梵语,华言智慧,也常称为妙智慧。“般若波罗蜜”,意思是由智慧之力而达到涅槃彼岸。有论说,般若波罗蜜犹如大火聚,这种智慧之火有四义:“一烧烦恼薪。二破无明暗。三成熟善根。四照现证理。”那么,怎样才能成就般若波罗蜜呢?经中说,“菩萨有四法,得般若波罗蜜。云何四?一者尊法敬重法师。二者随受闻法广为他说,心无爱着亦无所求。为般若波罗蜜故舍一切财物,求多学问如救头然。三者闻已受持。四者行法不着言说。”了知了这四种法,我们就应当效仿菩萨努力去行,以期早日证得般若度。根据《月光三昧经》所说,行般若波罗蜜有十种利益:“一者,一切悉舍不取施想。二者,持戒不缺而不依戒。三者,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。四者,行于精进而离身心。五者,修禅而无所住。六者,魔王波旬不能扰乱。七者,于他言论其心不动。八者,能达生死海底。九者,于诸众生起增上悲。十者,不乐声闻辟支佛道。”由此可见,般若波罗蜜是诸佛之母,能够出生种种功德。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,余五法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)便不能成就波罗蜜。至此,六波罗蜜我们就简单学习过了。要想到达涅槃彼岸,就要修习六波罗蜜。所谓布施度悭贪,持戒度毁禁,忍辱度嗔恚,精进度懈怠,禅定度散乱,般若度愚痴。菩萨若能为诸众生发广大心,精进修习六波罗蜜,定可断惑证真,福慧圆满,解脱生死,究竟成佛。莲池大师在《佛说阿弥陀经疏钞》中说:“一心念佛,万缘自舍,即布施波罗蜜;一心念佛,诸恶自止,即持戒波罗蜜;一心念佛,心自柔软,即忍辱波罗蜜;一心念佛,永不退堕,即精进波罗蜜;一心念佛,余想不生,即禅定波罗蜜;一心念佛,正念分明,即般若波罗蜜。”有言:“欲知山上路,需问过来人。”作为佛弟子,我们理应听从佛陀及祖师大德的教诲,一心念佛,广行六度。以此普施一切众生,同生极乐,共成佛道!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上一篇:修学佛法利有情
下一篇:恭迎阿弥陀佛圣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