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我们继续学习《净行品》的开篇长行。前面已经简单了解了六波罗蜜,今天来看“四无量心”。
什么是四无量心呢?“慈、悲、喜、舍”,名为四无量心。慈能与乐,悲能拔苦,喜能除嗔,舍能灭贪。这四种心能够广缘无量众生,生无量福,引发无量善果,因此说“无量”。根据《佛说未曾有因缘经》所说,四无量心与六度总摄一切菩萨道行。《法华经玄赞要集》中讲道:“言四无量,通三乘人。若言大慈大悲大喜大舍,唯佛有故……”
下面,我们依次来看这四种心。
第七“慈”(慈无量心):“慈”名爱念,即与乐之心。菩萨爱念一切众生,常求乐事,随彼所求给予利益,故名慈无量心。
根据《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》记载,佛有十种无量大慈之心。哪十种呢?“一者平等大慈,不选择一切众生故;二者饶益大慈,能开天人善道涅槃,闭诸恶趣故;三者救护大慈,毕竟能度一切众生生死险难故;四者哀愍大慈,不舍一切众生长养诸根故;五者解脱大慈,灭诸众生烦恼热故;六者出生菩提大慈,示诸众生无上涅槃大菩提故;七者于诸众生无碍大慈,放大光明,普照一切众生界故;八者虚空等大慈,救护一切诸众生故;九者法缘大慈,觉悟一切诸众生等知真实法故;十者无缘大慈,证离生死实法性故。”
了解到佛的十种大慈之心,相信我们对于佛的厚恩重德,会有更深的认识。
慈无量心具有无量的利益功德。《大宝积经》中说:“此慈无量能护自身……慈能超越热恼所侵,慈能生长身语心乐……慈能济拔诸众生聚。”
讲一则佛经里的小故事。
往昔有一兔王住在山中,广行慈悲喜舍四无量行。山中同时住有一位仙人,每日精进修道。仙人的诵经音声通利和雅,听闻者都很欢喜。每天,兔王及其眷属们无有疲厌地去听仙人诵经,并采摘瓜果等供养仙人。不知不觉冬寒已至,仙人准备离开了。
兔王愁忧不乐,心怀不舍,便去祈请仙人说:“您要去哪里呢?天天听您诵经,我们个个法喜充满,仿佛孩子依怙在母亲身旁。恳请您留下来吧!”
仙人回答说:“我有四大假合之身需要照顾,山中瓜果已尽、山水冰冻,又无岩窟可以居住,所以才要离开。冬天过后我还会再回来,请不要悲伤。”
兔王听后说道:“我等眷属,可以寻找饮食来供养您。如果没有供养,那我就用我的身体来供养您。”
故事中的兔王,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。这则故事,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:“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。”我们学佛,首当学习佛的慈悲心,在生活的点滴中学会护念众生、帮助众生。并且能够发愿,为住持正法、广利有情而勤求佛道,永不退转!
可谓:
慈悲喜舍无量心,
点滴积累精进行。
勤求正法心欢喜,
大慈利益诸有情。
上一篇:每日一得
下一篇:每日一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