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五十七2022.12.20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我们继续学习《备览》。今天来看八戒“作法”里的第二支“说相发愿”。
备览 第二支 说相发愿
这一支主要说明,戒师为受戒人宣说戒相,并教其回向发愿。
备览 事钞云:“次为说相。如诸佛尽寿不杀生,我某甲,一日一夜不杀生亦如是。如诸佛尽寿不盗,我某甲,一日一夜不盗亦如是。如诸佛尽寿不淫,我某甲,一日一夜不淫亦如是。如诸佛尽寿不妄语,我某甲,一日一夜不妄语亦如是。不饮酒、不坐高大床上、不着华鬘璎珞及香涂身熏衣、不自歌舞作乐及故往观听亦如是。已受八戒,如诸佛尽寿不过中食,我某甲,一日一夜不过中食亦如是。我某甲,受行八戒,随学诸佛法,名为布萨。”
资持释云:“正说相中,全依智论。凖文九戒,而言八者,多论云:斋以过中不食为体,八事照明,故成斋体谓以八戒禁防非逸,方显持斋清净,故云照明。共相支持,名八支斋,故言八斋,不言九也。所以不过中食,在后独明。若依羯磨,则合高床歌舞为一,过中为八。又增一中,过中为第六,合严身观听为一。皆所出不同,随依并得。”
《备览》引《行事钞》的文说,其次为受戒人宣说戒相:
如诸佛尽寿不杀生,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杀生亦如是。
如诸佛尽寿不盗,我某甲一日一夜不盗亦如是。
如诸佛尽寿不淫,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淫亦如是。
如诸佛尽寿不妄语,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妄语亦如是。
不饮酒、不坐高大床上、不着华鬘璎珞及香涂身熏衣、不自歌舞作乐及故往观听,也是这样。
现根据《大智度论》所说,将后几条戒相补充如下:
如诸佛尽寿不饮酒,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饮酒亦如是。
如诸佛尽寿不坐高大床上,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坐高大床上亦如是。
如诸佛尽寿不着华鬘璎珞,不香涂身,不着香熏衣,我某甲一日一夜不着华鬘璎珞,不香涂身,不着香熏衣亦如是。
如诸佛尽寿不自歌舞作乐,亦不往观听,我某甲一日一夜不自歌舞作乐,不往观听亦如是。
已受八戒,如诸佛尽寿不过中食,我某甲一日一夜不过中食亦如是。
我某甲受行八戒,随学诸佛法,名为布萨。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正式宣说戒相的文,全部依于《大智度论》。从彼论宣说戒相的文来看,共有九条戒。之所以名为八戒,多论中说,斋以过中不食为体,以八戒禁防非法放逸,方能显示持斋清净,从而成就斋体。八戒与斋体二者相互支持,名为“八支斋”,所以才叫做八斋,而不说九斋。因此,《智论》把“不过中食”这条戒,放在八戒后单独说明。
如果依于宣祖所著的《随机羯磨》,则合“不坐高胜床、不歌舞唱伎”为一条,这样“不过中食”就列为第八条。再者,《增一阿含经》当中,把“不过中食”列为第六条,合“不得严身、不观听歌舞伎乐”为一条。之所以有这些差异,都是因为所依出处不同。至于行事,随依哪一部都可以。
备览 事钞续云:“愿持是布萨福报,愿生生不堕三恶道八难。我亦不求转轮圣王、梵释天王、世界之乐。愿诸烦恼尽,逮得萨云若,成就佛道。”
资持释云:“教发愿中,初离恶趣。我下,拣世报。愿下,示所求。萨云若,亦云萨婆若,此云一切智。”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九
《备览》继续引《行事钞》的文说:戒师应教受戒人回向发愿:愿持是受行八戒福报,生生世世不堕三恶道及八难之处,不求转轮圣王、梵释天王及世间之乐。愿种种烦恼皆悉断尽,证得佛的一切智,成就无上佛道。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教受戒人发愿当中,首先发愿远离恶趣;“我亦不求转轮圣王”以下,是拣除世间善报;“愿诸烦恼尽”以下,显示受戒人所求之愿。钞文中的“萨云若”,也称萨婆若,此方译为“一切智”,即圆满的佛智。
可谓:
奉持八戒福慧增,
回向发愿功德胜。
不求世间人天乐,
期尽未来利群生。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冬至有感
下一篇:身病不离心病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