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
A-

师父法语
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六十一
分享到:

作者:admin    类别:师父法语

日期:2023年01月17日

061 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六十一 2023.1.17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《备览》八戒第六项“料简”里的第四支“断恶摄净”。



备览  第四支 断恶摄净


说明,受戒人应当断除恶法、摄护净戒。



备览  业疏云:“善生云:若诸贵人常敕作恶,若欲受斋,先遮断已,后方成就。若不遮者,则不成也。成实云:有人依官旧法,或为强力令害众生,谓无罪者,亦得杀罪,以缘具故。”

济缘释云:“初引善生明成否。贵人即王大臣。常敕作恶,谓行杀戮鞭捶等事。次引成论以遮疑。依官旧法,如宰官秉政依国典刑,或为官所使刑戮于人。痴人多谓自无有罪。”



先,《备览》引《羯磨疏》的文说:《善生经》云,如果有达官贵人常常敕令他人造作恶法,这类人若发心受持八关斋戒,必须事先停止教人造作恶业,之后才能够成就受戒。如果不事先遮断恶法,则受戒不成。《成实论》中说:有人依于官方的旧制法令,或为强力所迫,而杀害众生,后认为自己无罪。实际这类行为也犯杀罪,因为行杀的缘已经具足的缘故。


《济缘记》解释说,疏文首先引《善生经》,说明受戒能否成就。“贵人”,此处指国王大臣等。“常敕作恶”,就是教人行杀、做鞭打杖捶众生等事。其次引《成实论》来去除学者的疑惑。文中的“依官旧法”,举例来说,如宰官执政依于国家刑法,或者为官家差使而刑杀于人。愚痴的人大多认为自己这样做没有罪,疏文特别就此予以决断。


备览  业疏云:“若已受斋鞭打众生,虽即日不行,待明当作,皆斋不净。以要言之,若身口作非威仪事,即名不净。或心起贪嗔害觉,虽不破斋,斋不清净。若不修六念等,亦名不净。”

济缘释云:“初身口犯。待明当作,即要期业。若心下,二明意犯。违情故嗔,恼他为害。上二皆作犯。若不下,三明止犯。以受戒者,当须逐日念佛法僧及天戒施故。”已上皆见业疏记卷十


接着,《备览》又引《羯磨疏》的文说:如果已经受了八关斋戒,还想要鞭打众生,虽然受戒当天不去做,作意等明天戒法谢了再去做,也属于斋戒不清净。简要来说,只要身口造作非威仪的事,就叫做斋戒不清净。或者内心生起贪、嗔以及加害众生的念头,虽然构不成毁破斋戒,但仍然属于持斋戒不清净。如果在受戒期间不修习六念等,也名为不清净。六念,此处指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天。


《济缘记》对于疏文,从止犯和作犯两方面作了通释总结。关于止作二犯,简单来说,佛不让作的而去作了,就名为作犯;佛让作的却没有作,就称为止犯。


《济缘记》解释说:疏文首先说明身口成犯。文中的“待明当作”,指要期成业。这是说,内心作意要在将来的某一时间去造业。疏文接着又说到意业成犯的情况。“嗔”和“害”这两种心,一般来说,违背己心会生嗔,生起恼害他人的念头名为害。


以上身口成犯和意业成犯,都属于作犯所摄。最后,疏文出示了止犯的相。因为受八关斋戒的人,须在受戒期间每天念佛、法、僧及戒、施、天,所以若不修习此六念,便会落入止犯当中。



补充说明 上来戒法中第二章归戒仪轨竟

上来宗体篇中第一门戒法竟



最后,弘一律师总结说:以上戒法门的第二章“归戒仪轨”到此就结束了。同时,宗体篇的第一门“戒法”也讲完了。


随喜大家坚持不懈地学戒持戒!让我们继续相互鼓励,共同向前迈进!


可谓:

三业清净离诸过
持戒念佛心开阔
积极进取发大心
自他二利念弥陀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每日一得

下一篇:不念弥陀更念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