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
A-

师父法语
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六十五
分享到:

作者:admin    类别:师父法语

日期:2023年02月14日

2023.2.14(正月廿四)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六十五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备览》,今天来看“所发业体”的第二项。此项主要说明只立两种戒的原因,并解释二戒的名义。



备览  第二项 立两解名

2023.2.14-1.png


第二项分为两支:立两所以和并解名义。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支。            



备览  第一支 立两所以


事钞云:“问曰:何不立一,及以三种。”


资持释云:“言不一者,欲显相须,故约互废以问。及以三者,业疏作何不三合。谓有作俱无作二法同时,宜应更立一合,次前为三。”



《备览》首先引《行事钞》中的文来问:为什么不立一种或者三种戒呢?

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钞文问为何不立一种戒,是为了彰显作戒和无作戒彼此互为所需,所以约二者互缺彼此来发问。钞文所说的“及以三种”,《羯磨疏》写作“何不三合”,意思是针对有作、无作二法同时生起,应当再立一种“作无作戒”,排在二戒之后,次第列为第三种。



备览  事钞续云:“答。若单立作,作休谢往不能防非。又不可常作,故须无作长时防非。若单立无作,则起无所从。不可孤发,要赖作生。二法相藉,不得立一。”


资持释云:“初答不立一中,先明作须无作。作休不防者,以作短故。不可常作者,心或余用故。次若单下明无作须作。二下结示。”


《行事钞》回答说:如果单单只立一种作戒,作戒停止后便不能再禁防非法。而且作戒不可能常常发起,所以需要有无作戒来长时禁防非法。如果只立无作戒,无作则无从生起。因为无作戒不能单独发起,需要仰赖作戒而生。所以说二戒互为依托,不能只立其中的一种。

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钞文在回答不立一种戒的原因时,首先说明了作戒需要无作戒。文中说“作休谢往不能防非”,是因为作戒存在的时间比较短。又说“不可常作”,是因为人的心不可能常用在受戒一事上。其次,钞文说明了无作戒也需要作戒。最后总结说明,作戒和无作戒互助互依,不能只立一种。


备览  事钞续云:“何为不三。但由体相道理相违。一作无作别,二心非心别。性不可合,但得立二。若就所防,随境无量。”


资持释云:“次答不立三中。作无作别者,动静异故。心非心别者,体相违故。若下释疑。以不许立三,恐谓戒法唯局此二,故特释之。显上且据能防,故唯二也。”已上皆见事钞记卷十



《行事钞》接着说:为什么不立三种戒呢?因为作戒与无作戒的体性和相状,从道理上讲都互相乖违。一是二者有造作和无造作的差别;二是二者有心法和非心法的不同。由于二戒的体性不相合,所以无法更立一合“作无作戒”,只能立两种戒。如果约所防的非法境缘来说,戒则随境有无量无边之多。

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其次在回答不立三种戒的原因当中,钞文说“作无作别”,是因为作戒和无作戒,有动和静的差别(作戒,有造作,属于动;无作戒,任运而起,属于静)。“心非心别”,则是因为二戒的体性相互乖违。钞文的“若就”以下为释除疑问。不可以立三种戒,恐怕有人会说戒法只局于作戒和无作戒两种,所以特别加以释通。由此彰显以上只是暂且就能防来说,所以只立出两种。


可谓:

作无作戒各须立

明白不立三或一

得戒学戒有信心

传承正法自他利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
上一篇:每日一得

下一篇:生命短暂莫计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