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
A-

师父法语
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七十二
分享到:

作者:admin    类别:师父法语

日期:2023年04月04日
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七十二2023.4.4 --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备览》所发业体的第三项“依论出体”的第一支“作戒体”。


备览  事钞续云:“文云,是三种业,皆但是心。离心无思,无身口业。”


资持释云:“引证即是成论。初二句推末归本。下二句明舍本无末。问:今论作体,为是心王,为意思耶。答:前云业思,何须疑问。若观论文,三业皆心。离心无思之语,似指心王。然而王数体用以分,由体起用,用即是体。今论作业,就用为言。故业疏云:言心未必是思,言思其必是心,宜细详之。”



《行事钞》继续说道:论中有讲,身口意三业,说到根本上,都是心王在起主导作用。离开了“心王”,便没有意业的思心所,更没有身口的造作。


资持记》解释说:钞中用来引证的文,出自《成实论》。前两句“是三种业,皆但是心”,推枝末的身口及意业的思心所,归于心王。“本”,就是心王。下二句“离心无思,无身口业”,说明舍去心王这一根本,就没有思心所,就不可能有身口等枝末的造作。


接着,《资持记》设了一对问答。


问:现在讨论作戒的体,是指心王,还是指意思(与第六意识相应的思心所)呢?


回答:前面已经讲过,是以业思(意业的思心所)为体,还有什么可怀疑、发问的呢?


从《成实论》的文来看,身口意三业都是以心为本的。“离心无思,无身口业”这句话,似乎在强调心王的作用。


然而心王、心所,只是以体用来划分的,心王为体,心所为用。由本体生起作用,这种“用”本身就没有离开体。现在来讨论作戒的体,是就心所的作用而言的。因此《羯磨疏》当中讲:说到心王未必指思心所,而说到思心所,必定是以心王为本体的。对此,学习的人应当仔细研究了解。


备览  事钞续云:“若指色为业体,是义不然。十四种色,悉是无记,非罪福性。”


资持释云:“此对破有宗。五根五尘四大,为十四色。”已上皆见事钞记卷十六


《行事钞》继续说道:如果指“色聚”为作戒的体,这种观点并非正理。因为十四种色法都是无记性的,不能生罪福。也就是说,不能够成就罪、福的业性,而招感未来苦乐的果报。

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这是成宗在有针对性地破斥有宗。钞文所说的“十四种色”,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、色声香味触五尘,以及地水火风四大。


可谓:

万法皆由心王生

心灭罪福等虚空

若能善解此心用
无上佛道在其中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

上一篇:清明念佛如是行

下一篇:珍惜谏劝我们的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