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
A-

师父法语

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一一七
分享到:

作者:admin    类别:师父法语

日期:2024年02月22日

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一一七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无量寿经》的四十八愿。今天来看法藏比丘所发的第三十三愿:蒙光柔软。



三十三愿

蒙光柔软


设我得佛,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,蒙我光明触其身者,身心柔软,超过天人。若不尔者,不取正觉。








这一愿的大意是说,法藏比丘发愿:假设我成佛之时,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种种类别的众生,若有得蒙我的光明照触其身者,悉能身心柔软,安适愉悦,超胜天上人间所有一切乐受。如果此愿不成就,我便不取正觉。


 “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”:此是显示本愿总摄一切有情。


“蒙我光明”以下是彰显蒙阿弥陀佛光明照触所得的利益。如后面的经文所说:“其有众生,遇斯光者,三垢消灭,身意柔软,欢喜踊跃,善心生焉。若在三途勤苦之处,见此光明,皆得休息,无复苦恼,寿终之后,皆蒙解脱。”


“触其身者,身心柔软”:此是别显利益。凡是蒙佛光明照触者,不论是身体还是内心,都会变得柔软安适。柔软与刚强是相对法,当内心充满贪嗔痴三毒烦恼时,则外在刚强难调,内心昏暗迷惑。若能蒙佛光照触,则三垢消灭,身心柔软。


“超过天人”:阿弥陀佛的光明具足无碍、清净、欢喜、智慧等种种功德,众生念佛蒙阿弥陀佛光明照触,便可身心安乐,超过天人所享之乐。


问:此愿与第十二愿光明无量,有什么不同呢?


答:彼愿摄佛的法身,即为光体;此愿摄众生,即为光用。体用不同,故为两愿。阿弥陀佛为普度众生,成就光明普照十方,光明所起的大用之一,就是摄受一切至心念佛的众生,令彼身心柔软,超过一切天人。


法藏比丘为何要发此愿呢?


这是因为法藏比丘观见诸佛剎中,或有佛土如来,光明照耀十方,众生虽蒙佛光照触,但所得的乐受,不能超过一切天人。或有佛土如来,光明所照有限,只为某一因缘而暂时现起,事竟还收等(佛的愿力不同,所以显现不同)。是故法藏比丘悯诸众生身心刚强,于是自修柔和善顺,回向众生,发此大愿。


讲一则《净土圣贤录》中的故事:


晋代高僧竺僧显法师,持戒严谨,定慧精进。一次他出游江南时,不幸染上疾病。后来病情日益加重,法师于是至心缘念西方极乐净土,极其虔诚。一天,他见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触在自己身上,即感身心苦厄顿时消除。夜晚,他起身沐浴,将所见告诉身边的人,并恳切教诫因果道理。第二天清晨,法师坐化往生,屋内出现异样的香气,十余天都不曾散去。


这则故事启发我们:念佛,不仅能够消除现世的身心疾苦,还能够往生极乐永出轮回,获得究竟的自在安乐。因此,我们应当努力践行这一解脱成佛的最上方便道,信愿念佛求生西方,不负本师勤苦演说净土法门的深恩与厚德!


可谓:


三十三愿蒙光明,

身心柔软最超胜。

至心常念弥陀名,

光明摄取净愿成。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奉献中获快乐

下一篇:智慧在心,福报随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