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我们继续学习《在家备览》。今天一起来看持犯篇的第一门——持犯总义。
备览

弘一律师首先用列表解释说道:持犯篇大分两门,一是持犯总义,即总的说明诸戒持犯的要义;二为持犯别相,此是偏就八戒来具体讨论戒的开遮持犯。
资持云:“以总收别,由别显总,前后相照,持犯方明。”见事钞记卷十五
接着,《备览》又引《资持记》的文,说明了总义和别相之间的关系。
《资持记》说:以总义来收摄别相,由别相来彰显总义,二者前后相互照应补充,持犯的相才会清楚明了。
下面,我们正式进入第一门持犯总义的学习。
第一门 持犯总义

从弘一律师所作的列表来看,这一门共分九章:第一章持犯名字,第二章持犯体状,第三章成就处所,第四章辨犯优劣,第五章方便趣果,第六章阙缘不成,第七章境想分别,第八章别简性重,第九章广斥愚教。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章:持犯名字。
备览 第一章 持犯名字
资持云:“名即是字,连绵为语,无劳强分。持犯两名,并望受体违顺为名。寻文可见。”
《备览》引《资持记》的文解释章名说:“名”就是字,二者常放在一起使用,不需要勉强分开解释。“持”和“犯”这两个名,是约对望受体或违或顺而立的名。查询后文,即可了知。
接着,弘一律师用列表的形式,进一步说明了持和犯的义。


表一列示了二持(两种持戒)与二犯(两种犯戒)的构成。二持包括止持和作持。佛制戒不让作的便不作,由止成持,名为止持;反之,佛制戒让作的即作,由作成持,即名作持。说到二犯,则包括作犯和止犯两种情况。佛制戒不让作的却作了,即成作犯;佛制戒让作的不作,便成止犯。
表二显明了止作二持和止作二犯之间的关系。与止持相对的为作犯,因为佛制戒不许作而作的缘故;与作持相对的是止犯,由于佛让作的不作,所以便落入止犯当中。
补充说明 俗众所受五戒八戒,唯有止持作犯二义。
弘一律师在列表后,又用小字补充说道:在家居士所受的五戒和八戒,只有止持和作犯两种义,没有作持和止犯的义。
可谓:
持戒防非止恶行,
远离犯戒善果因。
总义别相辨持犯,
识之名相常精进。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(十句)!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一四七
下一篇:中秋吉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