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
A-

师父法语
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一五〇
分享到:

作者:admin    类别:师父法语

日期:2024年10月09日

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一五〇.mp3
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在家备览》的持犯篇。今天一起来看弘一律师对“持犯名字”这一章,所作的总结列表。



备览  依上事钞二持二犯之文,分配对照,列表如下。



弘一律师说:依于前面《行事钞》所说的“二持”和“二犯”的文,现在分配对照,列表如下。



2024.10.9-1.png


首先来看止持。受戒后以种种善巧方便守护正念,禁防身口(《资持记》云通于身口意三业)造作恶业,摄护受体。由于止息恶业不违佛教,所以能令戒体清净光洁,顺于本所受的戒体,成就止持。


其次是作持。精勤策励身口意三业修习持戒之行,对于佛让作的善法奉行无违,由此即能令戒体清净光洁,顺本所受,成就作持。


接着来看作犯。凡夫因为内怀贪嗔痴三毒烦恼,我执颠倒,所以会鼓动身口(《戒本疏》云身口意三业)于种种境上造作非法,乖违正理,违背佛戒,染污本所受的清净戒体,落入作犯。


最后是止犯。凡夫由于愚痴的缘故,懈怠骄慢不知修习殊胜的善业,违背于原本所受的戒体。佛让作的不作就会有违于佛戒,背离受戒时所发的“誓修一切善”的大愿,落入止犯中。


下面来看弘一律师用小字所做的补充说明。



补充说明  已上分释持犯四种名义竟。戒疏中别明单双持犯义,今撮略疏记诸文,附示其概。



弘一律师说:以上持犯的四种名义,到这里就解释完了。《戒本疏》中别别说明了单持单犯和双持双犯的义,现摘录《戒本疏》和《行宗记》的相关内容附在此处,以显示其梗概与大意。



疏中所明单双持犯义,略分二意。初约心用,后约教行。



《戒本疏》中所说的单持单犯(止持、作犯)和双持双犯(止持作持、止犯作犯)的义,大略分为两种意思。第一种是约心用来说的,第二种就教行来论。



初约心用者,此乃持奉用心,非正简判,故一切诸戒皆有双持双犯。俗众所受五戒八戒悉具此义。以凡持一戒必起护心,望离恶边即成止持,望起护边复是作持。两犯亦尔,违教作恶即作犯,不思对治即止犯。此谓二持二犯各自相通,非谓持中有犯。以善恶行别,违顺心乖故也。



所谓约心用,这是从持奉戒法的用心来说的,并非正式简别判断持犯,所以说一切戒都有双持双犯的义。在家居士所受的五戒八戒,也都有此义。因为但凡持守一条戒必然会生起护戒的心,望离于恶行来说就成了止持,望守护戒体来论又是作持。止犯和作犯也是这个道理,乖违佛的教法造作恶业就是作犯,不思惟如何对治犯戒就是止犯。这是说二持和二犯是各自相通的,并非持戒中包含了犯戒。因为善业和恶业的行相截然不同,持戒和犯戒的心相互乖离的缘故。



后约教行者。简判诸戒,正用此义。是须有教令行者方具双持双犯,自余杀盗等无教开作者,并属单持单犯耳。故教行双持双犯,唯道众戒中有之。比丘戒本二百五十戒中有二十六戒具双持犯例如某事教制须行者,依教而作为作持,望无违犯是止持。不依教而作为止犯,望有违犯是作犯。若俗众所受五戒八戒,唯是单持单犯,与此教行双持犯不相涉也。



其次,约教行来说。所谓教行,就是指的制教中佛明确规定必须遵守的行为。简别判断诸戒的持犯情况,正是用的这种义。因此,必须是制教规定应持的戒,才具有双持和双犯的义。其余杀生、偷盗等戒,佛没有开许令作的,都属于单持单犯所摄。所以约教行来论的双持双犯,只存在于出家众的戒条中。约《四分律》来说,比丘的二百五十条戒中,有二十六条戒具有双持双犯的义。举例来说,对于佛制出家众必须去做的某件事,能依教而行即是作持,望不违于佛的教来说就是止持。如果不依于佛的教来行即是止犯,约违犯于佛的制教而言便是作犯。若是在家居士所受的五戒八戒,只有止持和作犯,并不涉及到此教行中的双持双犯。



上来持犯总义中第一章持犯名字竟



至此,持犯总义的第一章“持犯名字”,就简单学习过了。


可谓:


愿行相随戒珠圆,

二持二犯心自检。

守戒如舟渡苦海,

正念不乱登彼岸。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(十句)!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一五〇

下一篇:寒 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