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
A-

师父法语

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一六四
分享到:

作者:admin    类别:师父法语

日期:2025年01月16日

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一六四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无量寿经》。通过前面的学习,我们简单了解了极乐国土的宝树、伎乐、以及讲堂宫殿的庄严相和妙功德。今天一起来看极乐世界的宝池庄严。


根据《无量寿经义疏》所说,此科大分两节:一是显示极乐国土的宝池妙相,二是说明池水的音声功德。其中,第一节又分四点来依次介绍宝池的量相、水相、诸宝庄严相以及资用无碍相。我们先来看第一点:宝池的量相。


内外左右,有诸浴池。或十由旬,或二十三十,乃至百千由旬。纵广深浅,皆各一等。








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:在极乐国土讲堂、精舍、宫殿、楼观的内外左右,有诸多浴池。这些浴池体量不等,有的十由旬,有的二、三十由旬,乃至百千由旬,长度、广度与深度,皆各一等。


“浴池”,指极乐圣众的灌沐之处。


接着来看第二点:极乐宝池的水相。


八功德水,湛然盈满,清净香洁,味如甘露。







经文的大意是说:极乐国土的宝池中盈满了八功德水,池水清澈见底,净洁芳香,味道如甘露一般美妙。


“八功德水”:根据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》所说,“八功德水者,以水有八种功德。一澄清德。二清冷德。三甘美。四轻软。五润泽。六安和。七饮时除饥渴等患。八饮能养诸根四大故。”


“湛然盈满”:意思是池水清澈、充盈。


下面来看第三点:极乐宝池的各类庄严相。


黄金池者,底白银沙。白银池者,底黄金沙。水精池者,底琉璃沙。琉璃池者,底水精沙。珊瑚池者,底琥珀沙。琥珀池者,底珊瑚沙。砗磲池者,底玛瑙沙。玛瑙池者,底砗磲沙。白玉池者,底紫金沙。紫金池者,底白玉沙。或有二宝、三宝,乃至七宝转共合成。其池岸上,有栴檀树,华叶垂布,香气普熏。天优钵罗华、钵昙摩华、拘牟头华、分陀利华,杂色光茂,弥覆水上。








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:有的宝池以黄金为体,池底遍布着白银沙;有的宝池以白银为体,池底布满了黄金沙。水精池的池底是琉璃沙,琉璃池的底部是水精沙。珊瑚池的池底是琥珀沙,琥珀池的底部是珊瑚沙。砗磲池的池底是玛瑙沙,玛瑙池的底部是砗磲沙。白玉池的池底是紫金沙,紫金池的底部是白玉沙。或有二宝、三宝乃至七宝,转共和合而成的宝池与底沙。池岸上,栴檀树的华与叶悠然垂布,香气普熏整个极乐世界。天然妙好的青莲华、赤莲华、黄莲华与白莲华,竞相开放,光耀夺目,弥漫覆盖在水面上。


“天”:清净义,在此是形容众花妙好。


“优钵罗华”,即青莲花。“钵昙摩华”,又名波头摩华,指赤莲华。“拘牟头华”,或称拘物头华,乃黄莲花。“分陀利华”,即白莲花。


接着来看极乐宝池的第四种妙相:资用无碍相。


彼诸菩萨及声闻众,若入宝池,意欲令水没足,水即没足。欲令至膝,即至于膝。欲令至腰,水即至腰。欲令至颈,水即至颈。欲令灌身,自然灌身。欲令还复,水辄还复。调和冷暖,自然随意。开神悦体,荡除心垢。清明澄洁,净若无形。宝沙映彻,无深不照。微澜回流,转相灌注。安详徐逝,不迟不疾。







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:极乐世界的菩萨众及声闻众,如果进入宝池沐浴,想要让水没足,水即应念没足;想要让水没至膝盖,水即应念到达膝盖;想要让水深至腰部,水即应念到达腰部;想要让水到达颈部,水即应念深至颈部。想要让水从上至下灌沐身体,水即应念灌沐身体;想要让水恢复如初,水即应念还复如初。


此外,水温也会随着沐浴者的心意而自然变化,要暖则暖,要凉则凉,冷暖自在。八功德水具有开明心神、悦豫色身的功效,能够涤除沐浴者内心的烦恼垢染,清澈透明,净洁无染,好像没有形质一般。池底的宝沙晶莹剔透,彻照水底。池水轻轻漾起涟漪,微波回流,转相灌注,安详流去,不缓不急。


这一讲带给我们的启示是: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除了要具备真信、切愿与实行,还要时常缘念极乐国土的种种妙好庄严。由此即可激发我们对于极乐世界的深切向往,策励我们进一步精进念佛,求生极乐!


可谓:


七宝池中甘露满,

八功德水利无边。

愿诸众生皆发愿,

往生极乐不退转。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(十句)!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感恩逆境的磨砺

下一篇: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