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.7.19(农历5.29)学习《改过实验谈》十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弘一大师在《改过实验谈》中总结了十点改过方法。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点虚心、第二点慎独、第三点宽厚、第四点吃亏、第五点寡言、第六点不说人过。今天依次学习第七点不文己过。
弘一大师言:“七不文己过。子夏曰:‘小人之过也必文。’我众须知,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。”
我们应该熟悉成语“文过饰非”,意思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。出处之一即是《论语》中子夏的这一句:“小人之过也必文。”
君子不文饰自己的过恶。而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,会找各种理由加以掩饰。因此,弘一大师告诫我们,一定要知道掩饰自己的过错是最可耻的事。这就好比一个人生病了,如果一味地掩饰,不及时治疗,越是拖延危害也就越大,甚至会丢掉性命。
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,我们知道有了过错要忏悔,而忏悔的前提是发露过错。
《宝王三昧忏》里面说,愚痴的人覆盖掩藏自己的过非,实质上是在牢牢守护着灾祸的根苗。内心隐藏自己的过恶,外表却用种种方便来掩饰,这和隐瞒病情不看医生,害怕自己丑陋不照镜子,留着毒疮不去疗治,掩耳盗铃,是一样的道理。就像一个身处众中的盲人,说没有人见到自己。实际上大家都看到了这个人,可他却浑然不知。覆藏过失不发露忏悔,就会令罪业越积越厚,难以回头。待果报成熟的时候,便没有可以逃脱的地方了。覆藏过失,实在是自欺自害,令人痛心和怜悯呀!
佛教《百喻经》用这样一个故事作比喻,说明有过不发露的后果。
有一个人到岳母家作客,见其岳母正在捣米,就偷了一把含在嘴里。妻子找丈夫说话,但他吱吱唔唔无法应答,怕难为情就不肯把米吐出来,干脆闭嘴不讲话。他的妻子见状觉得奇怪,摸摸他的嘴以为是肿了,就赶紧告诉父亲找医生治疗。医生说这病严重,马上就用刀给割开了。米从他的口里漏了出来,偷米的行为也就败露了。
世人也是如此,造作了种种恶行,毁犯了清净的戒律,生怕他人嘲笑,就把过错隐藏起来不肯忏悔,以至于将来堕入三恶道当中。就好比那个偷米的愚痴人,出于小小的难为情而不肯吐出米来,以至于用刀划开口腔,行为也随之败露了。
以上面所引,希望能正视自己的过错,翻破覆藏罪的心,做个光明磊落的人。要勇于承认错误,错了就是错了,勇于发露忏悔,改过自新。让自己生活在光明之中,不也乐乎!
可谓:
坦坦荡荡君子心,
有过发露即改正。
切莫文过欺自他,
错失修行好光阴。
上一篇:学习《改过实验谈》十一
下一篇:学习《改过实验谈》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