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
A-

师父法语

学习《格言联壁》十六之一
分享到:

作者:admin    类别:师父法语

日期:2020年09月03日


2020.9.3(农历7.16)学习《格言联璧》十六之一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昨天我们结束了《盂兰盆经》的学习,知道了孝亲报恩的重要。从今天开始,我们继续学习《格言联璧》的第四部分内容:养生类

 
养,调养、保养、补养义;生,生命、生存、生长义。养生,即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、增强体质、预防疾病,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。
 
《格言联璧》云:“慎风寒,节饮食,是从吾身上却病法;寡嗜欲,戒烦恼,是从吾心上却病法。”
 
这则格言告诉我们:注意时令变化,节制饮食,这是从自己身体上驱除疾病的方法。减少嗜好情欲,戒除烦恼,这是从自己心理上消除疾病的方法。
 
现在,生活条件好了,多数人不再为温饱而发愁。相反,“富贵病”却日渐增多,如高血脂、肥胖症等疾病,多和饮食无度有直接关系
 
《佛遗教经》讲:“汝等比丘,受诸饮食,当如服药。于好于恶,勿生增减,趣得支身,以除饥渴。如蜂采花,但取其味,不损色香。比丘亦尔,受人供养,趣自除恼,无得多求,坏其善心。譬如智者,筹量牛力,所堪多少。不令过分,以竭其力。”
 
佛陀在《遗教经》中告诫我们:接受各种饮食供养之时,应该把饮食看作疗病的药物,不可以求好而嫌坏,应当以平等心来接受。饮食只是为了支持色身体力,解决饥渴的问题。又要像蜜蜂采蜜一样,只取所需,不去损坏花的颜色和香味。比丘也当如此。接受施主的供养,不可过分贪求破坏施主的善心。一个有智慧的人,对于自己的身心状况,堪受多少饮食,要清楚分明。如同筹量牛的力量大小来使用,不令过分一样。
 
天台智者大师在《童蒙止观》(又名修习止观坐禅法要)中,特别强调饮食对一个修道人的重要。
 
“夫食之为法,本欲资身进道。食若过饱,则气急身满,百脉不通,令心闭塞,坐念不安;若食过少,则身羸心悬,意虑不固。此二皆非得定之道。”
 
大意是说,饮食过多或过少都不宜。如果贪图美味,吃得过饱,气息急促,身体胀满,百脉不通,内心暗钝,打坐念诵心都不安。如果吃得过少,身体会虚弱,心也很难专注。遇到这两种情况,都难以进入禅定的状态。
 
适当的饮食是我们滋养色身,承办世出世间事业的保障。俗言:“人是铁饭是钢,一顿不吃饿得慌。”因此,不珍惜粮食,肆意浪费必有过失,也会损自己的福报
 
可谓:

智慧树立饮食观,

知足适量身心安。

舌尖浪费损福报,

珍惜衣食人天赞。

 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学习《格言联壁》十六之二

下一篇:学习《格言联璧》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