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.5.23(农历4.12)学习《净行品》四十五之二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《净行品》的第四十二愿:这首偈提醒我们,上厕所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善用其心来修行。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一句,今天来看最后两句:“弃贪嗔痴,蠲除罪法。”弃贪嗔痴:“弃”是舍去、扔掉、弃舍的意思。“贪瞋痴”,通称三毒,又名三垢。三、痴:对违顺诸境,苦乐诸受,起与道理相违的愚痴想,以迷暗为性。之所以把贪嗔痴比喻成“毒”,是因为这三种烦恼像毒蛇,一触必定伤人;又像毒药,服了就会害人性命。如果我们不知道修行,一天在贪瞋痴当中,必受其害。如《大乘义章》里所说:“此三毒通摄三界一切烦恼,一切烦恼能害众生,其犹毒蛇,亦如毒龙。”蠲除罪法:“蠲”是除去义,在古代同“涓”,有清洁的意思。“罪法”是指身口意所造的不善业。《阿毗达磨法蕴足论》中说:“云何有罪法?谓三恶行,三不善根,十不善业道,是名有罪法。云何无罪法?谓三妙行,三善根,十善业道,是名无罪法。”这首偈里的“蠲除罪法”,是指去除种种身口意所造作的有垢之法。《毗尼日用切要》中说:“三毒之罪性既除,六度之善行圆成。”这是告诉我们,当我们的心断除了贪嗔痴等种种恶法,身来积极修习三学六度等善行,慢慢地身心就会趋向于清净,从而圆成佛道。因此,我们在登厕方便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发愿:愿一切众生,都能够弃舍贪瞋痴三毒烦恼,如同身体排出废物一样,蠲除种种罪法,令身心清净无有垢染,最终如佛一样,证得究竟清净自在!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昨日,惊闻中国工程院院士、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老先生,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、“肝胆外科之父”吴孟超老先生,在同一天内相继离世的消息,内心深感悲痛。在此,让我们以听闻佛法的功德,特别回向给这两位人间最勇敢的人、最明亮的星。愿两位老人家:随心满愿生善处,世世不忘利他行!作为佛子,让我们永远缅怀两位老先生“不为自己求安乐、但愿众生得离苦”的菩萨心行,发菩提心,真实修学,报答四恩,广利一切!
上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四十六之一
下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四十五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