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净行品》八十一

2021-09-11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
2021.9.11(八月初五)学习《净行品》八十一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 

对于《净行品》,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“乞食道行”部分的第三小段“所遇人物”。菩萨(发大心的修行者)在乞食途中,除了看到山林花果、湖池泉井等各种景物以外,还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。因此,就有了由遇人不同所发的二十四种胜愿。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愿,即总偈颂的第七十八愿

 

见严饰人   当愿众生
三十二相   以为严好

 

此偈的大意是:当菩萨(发大心的修行者)看到打扮庄严的人时,就会发愿,愿一切众生,勤求佛道,广积众德,成就佛的三十二相,以此相好庄严自身。

 

见严饰人:“严饰人”,指用璎珞、花鬘等各种庄严具打扮华丽细腻的人。

 

三十二相:我们在学习“若见树华”时,了解过佛陀的三十二种相好,以及成就相好的因行。佛陀示现相好、演说佛法的目的,无非是为了利益无量众生,令众生入到佛法中修行,发菩提心,证得无上道果。

 

以为严好:“严”有装饰的意思,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端严殊妙。“好”,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好,美也。”

 

精心装扮的外表,常能吸引人们的注意。菩萨了知外在的严好终究不是长久的,因为“生者皆归死,容颜尽变衰”。与其用华丽的衣饰来装扮色身,不如以清净持戒来庄严法身。《菩萨地持经》中说:“三十二相无差别因,皆是持戒。”因此,菩萨希望众生能够由崇尚外在的美丽,转向注重内心的庄严,通过持戒修善来获得和佛一样的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。

 

佛在《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》中告诉文殊菩萨:“一切菩萨,皆悉具有四种璎珞。云何为四?所谓戒为璎珞、定为璎珞、慧为璎珞、陀罗尼门以为璎珞(陀罗尼,意译“总持”,为持善法而不散,伏恶法而不起之力用。多指咒语)。”由此可见,最上的庄严即是佛法的庄严。让我们勤修戒定慧,总持善法不令散失,以佛法的璎珞庄严身心,注重当下的一言一行。相信努力修习净因,必会感得净果,因缘果报真实不虚。

 

《金光明最胜王经》有偈赞佛:

 

三十二相遍庄严,
八十随好皆圆满;
福德难思无与等,
如日流光照世间。
佛身微妙真金色,
其光普照等金山;
清净柔软若莲华,
无量妙彩而严饰。

 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慧远大师圆寂日

下一篇:教师节感言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