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净行品》一〇四

2022-01-08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2.1.8(农历12.6)学习《净行品》一〇四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学习《净行品》第一〇一愿


 
若见大臣  当愿众生
恒守正念  习行众善
 
这首偈的大意是:当菩萨(发大心的修行人)见到大臣的时候,就会巧发善愿,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恒常持守正念,修习奉行一切善法。
 
若见大臣:“大臣”,指担负国家重任的官吏。生活中,见到各级官员,都可以依于此偈来发愿

佛经中记载着一则“大雁忠臣"的故事,在此我们一起来分享。

久远劫前,在离波罗奈城不远的地方,有一个水草丰美的大湖,雁王带领五百大雁生活在那里。

一天,雁王在巡视雁群时,不小心堕进了猎师的罗网中。雁王竭尽全力向同伴们发出危险信号,让它们赶快逃命。见到雁王被捕,一时间雁群四处飞散,唯独有位名叫苏摩的雁臣,不顾生命危险,坚守在雁王身边

为了让苏摩离开,雁王封它为新王,并命它统领雁群。可苏摩却怎么也不肯离去。正当它们试图挣脱罗网的时候,猎师走了过来。

猎师看到苏摩惊奇地问:“你并没有被网住,为何不逃走呢?“

苏摩回答:“雁王遭遇了困境,我怎么能舍它而去呢!我的皮毛和血肉与雁王的并没有差别,您可以把我带回去,请放了雁王。"

听了这话,猎师感动地说︰“你虽然身为鸟类,但对君主忠心耿耿,不惜用生命来救护它,这样的义举世间实在少有。我怎么忍心伤害你呢?你们都走吧!”说完,猎师解开罗网放了雁王。

经中记载,故事中的雁王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,而雁臣苏摩正是阿难尊者的过去世。

恒守正念:《大方等大集经》云,“云何正念?若念施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、四无量心,是名正念。复有正念,摄诸烦恼不令妄起,不近一切恶魔诸业,不堕恶道不起恶心,常修一切正善之法,远离一切邪恶之法,是名正念。菩萨住是正念之中。”由此可知,菩萨一切时处恒守正念


习行众善:指用佛法来规范我们的身口意,常行世出世间一切善法。


五戒十善属于世间善法,可修得人天果报。四谛(苦集灭道)、八正道、六度等是出世间的善法,可令修行人依于行持,出离六道轮回乃至成佛。


到此,《净行品》偈颂第六部分,菩萨在“乞食道行”中所发的各种胜愿,就简单学习过了。想要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,大家不要忘了善用其心,再再练习呀


可谓:

 
恒守正念断贪嗔,
理事圆融巧用心。
护国爱民真菩萨,
习行众善利群生。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

上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一〇五

下一篇:功到自然成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