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男居士说:“活到五十岁了才明白,与人斗、与天斗,斗了半辈子,就是没与自己斗。因此,常常看人人不对,看事事不顺,觉得都是别人不理解自己,别人不听自己的。现在学佛了,工作之余读读佛经,每晚坚持一小时静坐。虽然没悟到什么,但懂得反省自己,和自己的习气毛病斗了。”
居士的体会,也正是古人的经验:五十年而知四十九年非。
印光大师说:“无论在家出家,必须上敬下和。忍人所不能忍,行人所不能行。代人之劳,成人之美。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不论人非……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。”
“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论人非。”这两句话出自清朝金缨的《格言联璧》。意思是,一个人独自静坐时,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;和他人聊天闲谈时,不要议论别人的是非。可见,世间贤善和修行大德,都重视反省自己的不足。
这两句话带给我们的启示是: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静坐一会儿,哪怕只是十分钟、二十分钟,让自己的身心沉淀下来,反省观照一番自我。通过不断认识自我、拨正自我,努力做到脚踏实地地进步,逐渐开发本具的智慧和正能量。
古人言:“过而能知,可以谓明。知而能改,可以跂圣。”这是告诉我们,能见到自己的过失,是一种智慧;能真实改过,定可转凡成圣。由此可知,反省改过是修道进德的必需,是解脱成佛的正途。
对于前面提到的印光大师的教诲,我们应当多读多思惟,并把它应用到生活当中。真能做到“静坐常思己过”,生惭愧心,见过能改,就能令福德智慧不断增长。让我们从反省改过中更新自我,早日圆满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大愿!
积极培养反省力,
善用其心观自己。
无始皆为我所累,
觉悟不被无明欺。
上一篇:不可浪费好光阴
下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一〇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