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做菩萨善语人

2022-02-14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2.2.14(农历1.14)学做菩萨善语人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前几天,几位同学在讨论说话技巧时,举了一个例子:甲老师上课结束时问道:“同学们,这堂课的内容大家听懂了没有?”而乙老师上课结束时则问大家:“同学们,这堂课的内容我讲清楚了没有?”显然,两位老师的目的一样,都是想了解自己所讲是否已被学生理解。但由于问的方式语气不同,听者的感受自然不一样。
 
乙老师的问话,彰显了一种谦卑含蓄的做人风格。同时,也充分表达了他对学生的尊重与护念。言外之意就是:如果学生没有听懂,不是因为学生愚钝,而是因为老师不善表达。乙老师的这种问话方法,既能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勇于提问,还可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与领会。
 
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,知识渊博、满腹经纶固然重要,但发慈悲心善巧表达,更是一门大学问
 
佛说:“言谈悦人心,是为最吉祥。”“言谈悦人心”,离不开慈悲善巧,属于爱语所摄。“爱语”是佛陀教导做菩萨的人,须学会的“四摄法”之一。“四摄法”,即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,也就是四种摄受利益众生的方法。
 
什么是“爱语”呢?《瑜伽师地论》中总结说,略有三种:
 
一者慰喻语(安慰晓喻语),二者庆悦语(欢喜庆祝语),三者胜益语(殊胜利益语)。这是说菩萨利益众生,要善于安慰开晓,令其明白道理,并且善于祝福他人,说真实利益众生之语
 
我们学习菩萨,长养慈心善说爱语,相信既能愉悦自己,又能令众生欢喜。
 
可谓:
 
谦虚谨慎诚可贵,
慈心爱语情亦真。
若为求得成佛法,
学做菩萨善语人。
 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元宵节

下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一二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