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廿七

2022-07-13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2.7.13(农历6.15)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廿七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我们来学习《备览》中《行宗记》“引文广释”的内容。



备览  行宗记云:“故下次引文广释。今用四种三宝对此六义。初义通四。住持无信不遇。化相无缘不遇,舍卫三亿可以明之。理体局圣,凡愚不遇。一体二乘不遇。第二义中,唯约理宝。归敬仪云,住持三宝体是有为,具足漏染。又云,化相体是无常,四相所迁,灭过千载,但可追远,用增翘敬。据后一体在迷随染。故此三种皆无此义。第三喻中,六通在人,唯对化相。毒谓苦恼。第四通四。住持化相能发信仰,理体一体可以修证,皆是严身。第五亦通四。余三易解。住持佛法虽是世物,莫不表示法身,功用无极。归敬仪云,金木石土体是非情,以造像故,敬毁之人自获罪福。故知此宝得名无上。法亦准同。剃染之僧为世福田,人天中胜,破戒恶行犹过外俗,况余持奉其胜可知。第六唯局理宝。归敬仪云,此之三宝常住于世,不为世法之所陵慢。一体虽常,然就迷边随缘流变。余二无常,非所论矣。八法者,智论云,衰利毁誉称讥苦乐四违四顺,能动物情,名为八风。理宝人法,皆是出世无漏圣道,不为八法之所动故。



“引文广释”旨在深入诠释三宝的胜德。以下记文用四种三宝分别配对世宝六义,加以说明。


一、希有义


四种三宝都具此义。如住持三宝,对佛法没有信心的人遇不到;化相三宝,没有善根福德因缘遇不到。当年佛在舍卫城住了二十五年,城中有九亿人,其中三亿人对于佛不曾见闻。理体三宝,局就圣人所证功德而言,凡夫未证以前不能得遇;一体三宝,就自性本具而言,二乘人不相信自己有佛性,所以不能得遇一体三宝。


二、离垢义


四种三宝中,唯有理体三宝具足此义。《释门归敬仪》中说,住持三宝的体性属于有为法,因缘和合而有,未能远离各种漏染;化相三宝的体性属于无常法,为生、住、异、灭四相所迁变,不能长久住于世间。如佛陀灭度后,众生只可以通过忆念佛陀,来增上翘勤恭敬之心,策励自己精进修行。一体三宝,在迷的众生随尘生染,也无法显现自性的离垢义。


三、势力义


就人有六通来讲,唯局于化相三宝,其他三种三宝都不具备此义。


四、庄严义


可以通于四种三宝。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,能够引发众生对三宝的信心与敬仰;理体三宝与一体三宝,通过修行可以证得,都能庄严法身。


五、最胜义


四种三宝在世间最为殊胜。化相三宝、理体三宝、一体三宝的殊胜,都好理解。单就住持三宝来讲,佛像和经书的体虽是世间之物,但无不代表着佛的法身,因此功德力用不可限量。


《释门归敬仪》中说:金属、木材、石料、泥土等虽是无情物,但一经塑成佛像,恭敬则得福,毁坏自然获罪。由此可知,佛宝是无上殊胜的。法宝也是如此。


剃发染衣的僧人为世间福田,在人天之中最为殊胜。即使毁破重戒,造作恶行的出家人,尚且胜于外道俗人,更何况清净持戒的僧人呢?其胜德是不言而喻的。


六、不改义


唯局于理体三宝来讲。《释门归敬仪》中说,理体三宝常住于世间,不会被世间的八法所改变。一体三宝虽然常住不变,但真如不守自性,然就迷边,凡夫遇到染缘,难免随缘流变。化相三宝和住持三宝的体是无常的,不是此处所讨论的对象。


《行宗记》最后也总结说,因为理体三宝中的人及法,都是出世的无漏圣道,不会被八法所扰动,所以具足不改义。


八法,根据《大智度论》所说,即衰利毁誉称讥苦乐。其中,衰、毁、讥、苦违于众生的心,利、誉、称、乐顺于众生的心。于顺生喜,于违生嗔,无论顺逆都能扰动众生的心,所以八法又名“八风”。


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。大家互相勉励,坚持到底!


可谓:


清净庄严最胜宝

垂示无上微妙道
今得归依获福佑
福慧增长节节高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上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三十之一

下一篇: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廿六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