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五二之二

2022-10-29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2.10.29(农历(10.5)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五二之二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净行品》开篇长行的第六段“修涅槃因”。来看七觉分的后四法:喜觉分、猗觉分、定觉分、舍觉分

第四“喜觉分”:“喜”,欢喜、适悦。《大宝积经》中说:“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喜觉分?谓由菩萨于法生喜便喜悦法,由喜悦法故心不沉没,不沉没故生清净喜,由喜清净故身心安隐,离诸烦恼。舍利子!若诸菩萨成就此者,如是名为喜觉分法。”

以念佛为例,如果我们的心能够远离昏沉掉举,专注缘于佛号,如此不断用功,获得法益时就能生起来欢喜心,念佛念得法喜充满。这便是修习喜觉分所得的利益功德。

第五“猗觉分”:论云,“轻安即除。除是智论之名,即经猗觉分。猗者美也,即轻安义。”这是告诉我们,猗觉分又名轻安觉支、除觉支。除即断除,若修法得当,则能断除身心的粗重烦恼,达到调适畅通、轻安愉悦的状态。

有人常说“累”,实则不出身累和心累。身累容易缓解,心累则难调畅。心为什么会累呢?因为妄念纷飞,想的太多。怎样才能让心不累呢?那就要训练制心一处。比如,练习专心念佛,可以远离昏沉掉举,日久功深便能逐渐排除杂念,令身心调适舒畅得到轻安。此外,在做事当中,我们还要善用其心,时时不失慈悲心,这样就能做到“操心用心不累心”,法喜充满,处处自在。

第六“定觉分”:《三藏法数》中说,“定即禅定。谓发禅定之时,善能觉了诸禅,不生烦恼妄想,是名定觉分。”可见,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,不生烦恼妄想,就能达到专心一致的状态。

念佛的时候,在得到轻安之后,还需要继续加强修习。当我们的心能够牢牢系于佛号,不被外境扰乱,不生妄想烦恼,即是善修习定觉分。

第七“舍觉分”:根据《三藏法数》所说,“舍即舍离。谓舍离所见念着之境,善能觉了虚伪不实,永不追忆,故名舍觉分。”修习舍觉分要以定觉分为基础,能令我们在遇境逢缘时,既不贪着也不嗔恚,泰然自若、心平气和地对待一切人事物。

对于七觉支,就简单学习到这里。在修行当中,我们可以根据遇到的具体问题,来灵活应用七觉支。例如,当心昏沉时,以精进觉分、择法觉分、喜觉分来调适;当心躁动不安时,则用轻安觉分、舍觉分、定觉分来调适;念觉分则适用于各种情况。

《摩诃止观》中说:“修此七觉,即得入道。”这是告诉我们,七觉分是修学佛法的要道。因此,我们应当多多思惟,勤加修习,以此回向一切众生:信受佛法,共成佛道

可谓:

学不在多贵躬行,
时时思惟善用心。
一句弥陀常法喜,
具足信心惜光阴。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每日一得

下一篇:每日一得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