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五二之三

2022-11-05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2.11.15(农历10.12)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五二之三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净行品》开篇长行的第六段“修涅槃因”。

经文 云何善修习念觉分、择法觉分、精进觉分、喜觉分、猗觉分、定觉分、舍觉分、空、无相、无愿


对于这段经文,我们已经学习了七觉分的内容,今天接着来看三解脱门,即“空、无相、无愿”


《法界次第》云:“解脱即自在之义也,门即能通之义。谓由此三解脱门,则能通至涅槃,故名三解脱门。”下面,依于《三藏法数》所讲,我们来简单说说“三解脱门”的内涵。


第八“空”(空解脱门):“谓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,自性本空,无我我所。若能如是通达,则于诸法而得自在,故名空解脱门。”众生于五阴身中,强立主宰,名之为“我”。众生妄执五阴之身及资生等物,皆名“我所”。


空解脱门启发我们:诸法皆是众缘和合而生,其性本空,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,“缘聚则生,缘散则灭。”懂得了缘起性空的道理,我们就要好好珍惜拥有的一切,积极成办自利利他的事业,尽心尽力,并且要做而不着。


第九“无相”(无相解脱门):“谓既知一切法空,故观男女一异等相,实不可得。若能如是通达诸法无相,即得自在,故名无相解脱门。”可见,若能了达诸法本空的道理,便能于一切境上心不染着,不取不舍,如如不动。


第十“无愿”(无愿解脱门):又名无作解脱门。“谓若知一切法无相,则于三界无所愿求。若无愿求,则不造作生死之业。若无生死之业,即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,故名无作解脱门。”


第六段“修涅槃因”里的十种法,我们就简单学习到这里。佛陀以种种方便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,目的就是为了令众生了达世出世间的真理,从而得到真正的解脱。因此,我们学习佛法,既要努力破除自身的无明烦恼,又要积极用佛法来引导众生,帮助一切众生解脱成佛,究竟安乐!


可谓:


因缘和合有万法,

虚妄取相犹如画。

识得本来真面相,

何必苦苦争高下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每日一得

下一篇:每日一得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