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五十六

2022-12-13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056 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五十六 2022.12.13.mp3
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在家备览》。今天一起来看八戒讲解里的第五项“作法”。


备览 第五项 作法

202212.13-1.jpg


这一项主要说明受八关斋戒的具体作法仪则,分为两支:正纳戒体与

说相发愿。先来看第一支“正纳戒体”,即正式作法纳受戒体。


备览 第一支 正纳戒体



补充说明 受前应预习发戒及临时开导等,皆同五戒,可以例知。

弘一律师用小字补充说明:受八戒前,授戒师应当教授预习发戒的要领,并作临时开导等。这些内容皆同五戒讲解中所说,可以例比了知。


备览 羯磨注云:“俱舍论云:前受戒者,下坐合掌。随施戒人语,勿前勿俱。若违不成。”


业疏释云:“随施戒人语者,师资道成。授受有仪,非轻法故。”見業疏記卷十



《备览》引《随机羯磨》的注文说:《俱舍论》有讲,在受戒时,现前受戒的人须下座合掌,随授戒师所说而言。师长说一句,受者说一句,既不得超前,也不可以同时说。若有乖违,受戒不成。


《羯磨疏》解释道:论中所说的“随施戒人语”,这是显示师资道法得以成就。授受双方都遵循法事仪则行事,这是因为不轻慢圣法的缘故。


补充说明 受三归五戒时,亦应准此。



弘一律师补充说明:受三归五戒时,也应当依此仪则行事。



备览 事钞云:“次受法者,智论云:受一日戒法,长跪合掌,应作是言:我某甲,归依佛、归依法、归依僧,一日一夜,为净行优婆塞。我某甲,归依佛竟、归依法竟、归依僧竟,一日一夜,为净行优婆塞竟。三结


资持释云:“文为四段,初称名,二归境,三限期。准下成论,受通长短,随人加改。四立誓。”见事钞记卷三十九



接着,《备览》又引《行事钞》的文说:其次说明受八戒法。《智论》中说,正受一日戒法,受者应当具足威仪,长跪合掌,作如是说:


我某甲,归依佛、归依法、归依僧,一日一夜,为净行优婆塞(夷)(三说)

我某甲,归依佛竟、归依法竟、归依僧竟,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(夷)竟(三结)

《资持记》解释说:作法文句分为四段

一、“我某甲”:这是受者自称法名。

二、“归依佛、归依法、归依僧”:显示正式归依的境。

三、“一日一夜”:表明受戒的时限。根据下面《成实论》所说,受法时限可长可短。作法时可以随受者的意愿,改说相应的词句。

四、“为净行优婆塞”:表明立下受戒誓愿。



备览 业疏云:“言净行者,以所期时,奉持九支,同诸佛戒,故云净也。何以不言如来正觉者,五戒初离邪缘,故以正隔之。今于五上重增胜行,复何须也?”


济缘释云:“以同佛戒,故名净行。私释,对前五戒未断正淫,故加简之。由五戒后,具列三号,今文既阙,故此通之。若尔,不受五戒,直受八戒,非是重增,理须加唱。私释,作法加简,非正受词,义应通得,文中且据一往释耳。”见业疏记卷十



《备览》又引《羯磨疏》的文说:之所以称为“净行”,是因为受戒者在受期内发愿奉持的九支戒法,等同十方诸佛的清净戒行,所以说为“净”。


说到为何八戒的作法文中未称“如来、至真、等正觉”三种德号,这是因为受五戒刚刚远离邪缘,需要以归投的正境来隔断。现在所受的八戒,是在五戒上重增殊胜戒行,所以也就没有必要重说佛的三种德号了。


《济缘记》解释说:八戒等同十方诸佛的清净戒行,所以名为“净行”。元照律师认为,相对前面受五戒未断正淫来说,八戒一切淫欲皆断,所以加“净行”二字作以简别。由于五戒的受法中有此三号,而八戒没有,所以在此加以通释。


如果是这样,不受五戒直接受八戒,便不属于重增戒行,依理应当加唱三号。对于这种推理,元照律师认为,三号并非正式的受法词句,在作法文中无论加上或是略去,约义来说受者都能得戒。疏文是约一般已受五戒再受八戒的情况来说的。


可谓:

具足威仪受八戒

三说三结如法说

效同诸佛修净行

福慧具足成正果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每日一得

下一篇:修学佛法利有情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