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五十七2022.12.22.mp3
我们继续学习《无量寿经》。今天接着来看略叹菩萨二利功德的内容。这两句经文的大意是说:菩萨不仅从不骄慢放逸,并且能以大慈悲心怜悯伤叹芸芸众生沉溺于生死苦海中不知出离。
“未曾慢恣”,显示了菩萨的自行清净;“愍伤众生”,彰显了菩萨度化众生的方便善巧。“恣”,放纵、无拘束义。“慢恣”,指骄慢放逸。“愍伤”,哀怜悲悯义。《法华经》中讲,有一菩萨名常不轻。这位菩萨不专读诵经典,但行礼拜,乃至远见四众,也要前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:“我不敢轻于汝等,汝等皆当作佛。”纵然被无信者骂詈诽谤,他也不生嗔恚,依然常作是言:“汝当作佛。”这位常不轻菩萨,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。古德说:“我慢高山,法水不入。”常不轻菩萨的行仪,留给我们重要的启示:修行佛法的人,切忌我慢贡高。而应谦卑低下,慈悯众生。
这是说与会的诸大菩萨,皆悉具足以上所说自利利他的功德。能于十方世界,以种种善巧方便广济群生,出生死苦,至涅槃岸。
对于略叹菩萨二利功德部分,我们就简单学习到这里。接着来看“广叹菩萨二利功德”的内容。根据《无量寿经义疏》所说,这部分经文可分为四段。先来看第一段:依菩萨法修自分行。
这几句经文的大意是说:参加无量寿法会的诸大菩萨,对于佛法的义理都已通达无碍,能够究竟悟入经典的要旨和妙义。这些大菩萨声名远播、威震十方,能为众生作大导师,引领十方众生趣入解脱成佛之道。
“菩萨经典,究畅要妙”:这是约自利来说。作为菩萨,欲成就自利行,首先要广学多闻,增长智慧。通过闻思修佛法,了解菩萨修因证果的方法,悟入其宗旨和妙义。“名称普至,导御十方”:这是从利他来讲。菩萨法随法行而起修慧,成就深广的自证功德。随着修证的深入,菩萨名随德广,声名远播,引导调御十方众生,令入无上正真之道。在后文中,法藏菩萨所发的第十七愿说道:“设我得佛,十方世界无量诸佛,不悉咨嗟称我名者,不取正觉。”法藏菩萨为什么要发愿,令十方诸佛都来称叹自己的名号呢?这是因为菩萨深知,佛的名号可以作为度生的有力方便。许多刹土的众生,因为听闻不到佛名,而无缘学修佛法。菩萨发此愿,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名号,能令法界众生悉皆听闻,从而结下念佛修行、往生西方的甚深法缘。对于无量寿法会的诸菩萨而言,也是如此。借助名号的远播,令众生听闻后,来学修佛陀的教法,这也正是菩萨度生的善巧方便所在。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怀念果齐老师父点滴
下一篇:冬至有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