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五六之一

2023-03-11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五六之一2023.3.11 -- 改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从今天开始,我们一起学习《净行品》开篇长行的第十段:能为饶益。饶益,即令人获得利益。这段经文主要是讲,怎样能够成为众生堪可依止的师长良导等,以帮助众生获得真实究竟的修道利益。

经文 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、为救、为归、为趣、为炬、为明、为照、为导、为胜导、为普导?


第一“为依”:“依”,有依靠、依怙等义。芸芸众生在六道中流转生死,三界诸法都不堪为真正的依怙。若能归依三宝,依佛为师,以法为药,依僧为友,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,终能出离生死,证大涅槃。


第二“为救”:《华严经疏》云,“拯溺为救,济危为护。”众生迷惑颠倒、妄想执着,身处苦海却不自知。菩萨悲悯怜念众生,于诸怖畏能为救护,令得安稳。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言:“诸佛大事者,所谓救一切众生,不舍一切众生。”可见,诸佛菩萨行六度四摄等法,皆为救度一切有情,令其断除烦恼,离生死苦。


第三“为归”:“归”,有归投、归向等义。《大乘义章》云:“三归者,归投依伏,故曰归依。归投之相如子归父,依伏之义如民依王……”这是说,三归依有归投依伏的意思,因此说归依。归投的相,就像孩子投靠自己的父母;的义,就如百姓归顺依靠君王一样。


《华严经探玄记》中说,以上为依、为救、为归三法,“一作善友覆荫。二救其现苦。三令其离怖。”这是告诉我们,第一“为依”,是作众生的善友,以覆护、饶益众生。第二“为救”,是及时救拔众生脱离众苦;第三“为归”,是令众生远离怖畏。那么,发大心的修行者,怎样才能成就这三种功德呢?


《华严经》云:“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依。何等为十?所谓以菩提心为依,恒不忘失故。以善知识为依,和合如一故。以善根为依,修集增长故。以波罗蜜为依,具足修行故。以一切法为依,究竟出离故。以大愿为依,增长菩提故。以诸行为依,普皆成就故。以一切菩萨为依,同一智慧故。以供养诸佛为依,信心清净故。以一切如来为依,如慈父教诲不断故。是为十。若诸菩萨安住此法,则得为如来无上大智所依处。”


这段经文告诉我们:若能以菩提心、善知识等十法为依,则能成就种种功德,乃至圆满证得佛的无上智。由此便堪能为众生的良师善友,引导众生解脱众苦、离诸怖畏。


我们知道,三宝是众生的真正归依处,能够从根本上救护众生,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三宝具足信心。生活中要常常缘念三宝,每天坚持早晚三归依,这样久久一定能够得到大利益!

可谓:

三界流转恒受苦

归依三宝是依怙

断恶修善利众生

愿行相资证觉悟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愿得普贤真妙行

下一篇: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