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五六之二

2023-03-19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五六之二 2023.3.19.mp3

2023.3.19-01.png

古人说:“一年之计在于春。”这是告诉我们,春天是满载希望的季节,也是默默耕耘的季节。所谓:“春若不耕,秋则无望。少若不勤,老无所依。”因此,无论是工作学习,还是修学佛法,都要善加利用人生的春季,“心中有理想,眼中有方向”地努力。

2023.3.19-02.png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 

今天我们继续学习《净行品》开篇长行的第十段——能为饶益。

 

第四“为趣”:趣是趣向、趣求义。《续华严略疏刊定记》云:“趣者,令至一切智。”佛陀宣说种种妙法,大开解脱之门,只为普令一切有情,出离生死苦趣,到达解脱清净之地。

 

第五“为炬”:“炬”指火把、火炬。此处可引申为,为众生做明灯、做眼目。如《正法华经》所言:“菩萨如是周旋三界,度脱一切灭众暗冥,犹如炬火,灭众暗冥。”菩萨能够令众生得到种种利益,都是由过去世的愿力所成就的。所以,我们每个人都要乐于发愿,发善愿、发大愿、以愿导行,努力学习菩萨“周行法界不告劳”的精神。

 

第六“为明”:《佛地经论》中说,“明者以慧为性,慧能除暗,故说为明。”这是告诉我们,智慧能破除愚痴黑暗,有了智慧才堪能觉悟众生,“为炬为明。”

 

《万善同归集》里也有讲:“般若是险恶径中之导师,迷暗室中之明炬,生死海中之智檝,烦恼病中之良医。”众生流转三界,被贪嗔痴三毒烦恼蒙蔽心识,所以称之为暗。而般若智慧犹如明灯,能破除一切无明颠倒,因此称为明。如来智光灭诸痴暗,于一切法无不自在,故为三界众生之明灯。

 

第七“为照”:《华严经》中说,“善知识者,能为照明,令见因果不失坏故……善知识者,犹如日月,能为照明甚深法故……善知识者,为能觉悟,令悟诸法如梦幻故。”可见,为一切众生照明,就是要做众生的真善知识,引领众生出离迷网,证觉悟法,至涅槃岸。

 

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之一就是“光明无量愿”,其中讲道:“其有众生遇斯光者,三垢消灭,身意柔软,欢喜踊跃,善心生焉。若在三涂极苦之处,见此光明,皆得休息,无复苦恼,寿终之后皆蒙解脱。”由此可见,阿弥陀佛以光明摄化众生,能给予众生真实的利益。只要我们肯老老实实忆佛念佛,一定会得到加持与救护。

 

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在长安的三十多年间,入室则合掌胡跪,一心念佛,非力竭不休乃至寒冷,亦须流汗……出即为人说净土法,化诸道俗,令发道心,修净土行,无有暂时,不为利益。”

 

《念佛镜》当中也有记载,善导大师“口念一声佛号,便有一道光明从口出,十声乃至百千声,光亦如是”。唐高宗听说这件事后,赐号善导大师“光明和尚”。善导大师所居的寺院,也因此被称为“光明院”。

 

善导大师的事迹启发我们:当我们至诚称念阿弥陀佛的时候,光明就会充满我们的身心。因此日常生活中,我们要常常练习提起这句佛号。无论工作还是学习,借助佛号的力量,给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光明、和谐的氛围。

 

可谓:

 

佛陀慈悲德无量,

光明显耀摄十方。

普令有情离尘垢,

照彻众生往莲邦。

 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






上一篇:学以致用常努力

下一篇:每日一得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