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五七之二

2023-04-08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五七之二 2023.4.8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净行品》开篇长行的第十一段“超胜尊贵”。

第二“为大”:《华严经疏》解释说,“大者,体包法界故。”论云:“真如之理,体性平等,无不容摄,故名体大。”可见,众生本具的自性功德是无量无边的,若能证得真如理体,即可如佛一样众德悉具,度生自在。

为胜”、第四“为最胜”:《华严经疏》云,“胜者,自利圆满故;最胜者,利他究竟故。”上求佛果是自利,下化众生为利他。十法界中,唯有佛堪称“胜”与“最胜”,因为只有佛真正实现了自利利他悉皆圆满,如《佛吉祥德赞》所说:“佛为最胜善调御,复称无上二足尊。” “二足”,在此是说福报智慧悉圆满。

《往生论注》中说:“由自利故则能利他,非是不能自利,而能利他也……由利他故则能自利,非是不能利他,而能自利也。”这正是在提醒我们:自利与利他是相辅相成的。我们要想究竟地利益众生,就要勤修戒定慧,圆满实现自利;而要想圆满自利,也必然少不了积极努力地利益众生。

第五“为妙”、第六“为极妙”:《华严经疏》云,“妙者,烦恼障(惑障)尽故。极妙者,所知障(智障)尽故《十地论义疏》中说:“就相而言,烦恼相粗在先而除,智障是细在后而遣。故初地断烦恼障,尽在于十地。四地断智之初,尽在于佛地。”

简单来说,烦恼障由我执而生,以贪嗔痴等诸惑发业润生,烦扰有情之身心,使其流转在三界生死轮回之中,而障涅槃之果;所知障,《大乘起信论别记》中言:“菩萨别障法执等惑,迷所知境,障菩提果(佛果)。”

学佛修行断烦恼,需要步步深入。因此,应坚定成佛利益众生的目标,善用其心,学一点,明白一点,就要实行一点。正所谓: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让我们共同努力吧!

可谓:


真如之理体平等

佛德周备无人胜

烦恼智障尽蠲除

二利圆满利群生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每日一得

下一篇:每日一得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