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也可以说:不识清凉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住在五台山已经四十年,却未曾真正好好领略过它的风采。看了徐霞客《游五台山日记》才知道,390年前,也就是公元1633年,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游历五台山。这让我作了个决定:重走霞客路,朝礼五台山。再次体验这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文殊菩萨圣地。

长城岭
1633年农历八月五日,徐霞客进入山西界,来到龙泉关长城岭,这是徐霞客当年踏入五台山的起点。他在游记中曾写道:“登长城岭绝顶,回望远峰,极高者亦伏足下,两旁近峰拥护,惟南来一线有山隙,彻目百里。岭之上,巍楼雄峙,即龙泉上关也。关内古松一株,枝耸叶茂,秀拔干云。关之西,即为山西五台县界。”这番文字勾画出长城岭壮美的山水画卷。
长城岭因明代修筑了龙泉上关而得名,它西临五台山,东界阜平县,北靠平型关,呈南北走向,是太行山北部的一段山脊,同时也是冀晋两省的分界线。在古代,出冀入晋,前往五台山,或离晋觐京,都少不了穿越这片土地。

古龙泉上关遗址
明末高僧憨山大师,曾经在赴五台山的途中路过龙泉关。他面对着这座千里雄关,感慨万分,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:
策杖烟霞外,重关虎豹林。
路当崎曲险,山入寒垣深。
惨淡黄云色,萧条落日阴。
边笳如怨客,呜呜岭头吟。
这首诗描绘了憨山大师在经过险峻、荒凉的龙泉关时的冷静与超脱,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困境和自然苍凉的深刻体悟。诗中暗示我们,修行的路并不平坦,充满了困难和考验。但只要拥有一份冷静、超脱的心态,就可以更好地面对并跨越各种困难。
可谓:
四十余年住五台,
未细深研甚愧哉。
年近古稀策杖行,
欲入文殊智慧海。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上一篇: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九十七
下一篇: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九十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