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普贤行愿品》十四

2023-10-07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学习《普贤行愿品》十四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 

我们继续学习《行愿品》。今天来看“礼敬诸佛”释相部分的第三层:能礼之相。这层内容又分两小点:一是总明,二是别显。先来看总明。


 壬三、能礼相二   

 癸一、总明



经 文


       悉以清净身语意业,常修礼敬。


这是在总的说明能礼的相,包含两点要义:一是身口意三业清净,二是常修不断。

 

《行愿品别行疏钞》云:“清净三业者,简异染业也。谓身无三恶,口离四过,意三业净,故云清净等也。由染业故,恶道轮回。今成佛因,须凭净业也。”经文所说的“清净身语意业”,是在简别其他染污不净之业。身不作杀生、偷盗、邪淫,口不行妄语、恶口、两舌、绮语,意不起贪嗔痴,所以说身口意三业清净。染污不净之业,能令众生堕落恶道,轮转生死。我们现在要修积成佛的因,所以就要努力修习清净的三业,如此就能与佛的身口意相应,最终成就佛的功德。

 

那么,礼佛的时候,如何才能做到三业清净呢?《普贤行愿品亲闻记》中有言:“身业五体投地,语业称扬赞叹,意业恭敬至诚,三业清净也。”由此可知,要想获得礼佛的最胜功德,就要具足礼拜的仪则,身口意三业如法施为,具足恭敬。

 

生活中,我们的身口意三业,难免会有意无意犯过失。佛说:“有二种健儿,一者自不作罪,二者作已能悔。”这是告诉我们,再大的过失,都敌不过一个“悔”字。只要能生起至诚恳切的心来忏悔,并且发愿以后不再造作,就能令身口意三业远离诸恶,日趋清净。

 

“常修礼敬”:《行愿品亲闻记》中说,“常修礼敬者,拜时礼敬双修,不拜时意业常敬。既知诸佛遍一切处,尘刹身毛皆有无尽佛身,安得不随时随处常修礼敬?”

 

慈老法师的这段话,给了我们两点启示:第一,修行要明理,也就是要有正知正见。理明了则培福修慧,事半功倍。如上所说,懂得了诸佛遍一切处的理,礼敬一法,就可以随时随地修起。第二,修行任何一法,都离不开善用其心、恒时精进。若能把心恒常安住在所修的法上,就能够令福报智慧快速增长,所发的善愿大愿早日成满!


可谓:


三业清净敬顺礼,

法随法行勤熏习。

普贤菩萨加持我,

一多无碍至菩提。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2023.行愿品回向.jpg






上一篇:今日寒露

下一篇:了解五台山(四)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