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一一四

2024-02-01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学习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一一四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无量寿经》的四十八愿。今天一起来看法藏比丘所发的第三十愿:慧辩无限。



三十

慧辩无限


设我得佛,国中菩萨,智慧辩才,若可限量者,不取正觉。








这一愿的大意是说,法藏比丘发愿:假设我成佛之时,极乐国土中的菩萨,智慧辩才皆不可限量。如果此愿不成就,我便不取正觉。


有人问:上一愿有讲,法藏比丘发愿令往生极乐的众生皆得智慧辩才,这一愿岂不是和上一愿重复了吗?


回答:上一愿重在说明极乐世界的众生,由受持、读诵、演说等法行,获得智慧辩才;而此愿则是在强调,愿令彼等智慧辩才无有限量。


“辩才”:指善巧说法的才能。


讲一则“辩才比丘抵亿金”的故事:


公元二世纪,北天竺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雄才大略,威猛无比。他听说中天竺摩揭陀国土地广大、物产丰足,并且有一位辩才无碍的比丘智慧绝伦,于是便派遣军队攻打摩揭陀国,一路下来,战无不胜。


摩揭陀国国王遣信言和,迦腻色迦王便以三亿金作为撤兵条件,这让摩揭陀国国王很是为难。迦腻色迦王于是说道:“我听说你的国家有两件宝贝,佛钵和辩才比丘马鸣尊者。如果能把这两件宝贝给我,可抵三亿金!”


摩揭陀国国王说:“佛钵和辩才比丘是我国国宝,我十分爱重,不能给你!”


就这样,二王为此僵持不下。


马鸣尊者听说此事后,入宫为摩揭陀国国王开示说:“佛法不分国界,度生无有分别。”一向敬重尊者的摩揭陀国国王,听从了尊者的教导,把佛钵和尊者交给了迦腻色迦王。


迦腻色迦王因得到这两件稀世珍宝而欢喜不已,但他的大臣们对此却心怀不满,议论纷纷。为了检验马鸣尊者的辩才与智慧,以及引导众人听闻佛法,迦腻色迦王于是礼请尊者升座说法。法会当中不仅有众多国内的沙门及外道,同时还安排了七匹饿了六天的好马一起听法。


尊者说法词语恳切,深入浅出,感人肺腑,听闻者无不感佩欢喜。就连那些饿马也听得出神,潸然泪下,丝毫不动心于面前的上等草料。在亲眼目睹这一切之后,大臣们对于尊者的智慧辩才和高德懿行都心服口服了!


《华严经合论》中说:“若能辩才无障碍,则能开演无边法。若能开演无边法,则能慈愍度众生。”可见,无碍的辩才,是斩断众生烦恼系缚的利器,是度脱众生不可缺少的资粮。


那么,法藏比丘为何要发此愿呢?


这是因为法藏比丘观见诸佛剎中,或有佛土菩萨,虽然具有智慧辩才,但并非无有限量。法藏比丘因此心生哀悯并发愿道:我成佛后,极乐国土的菩萨,智慧辩才,无有限量。


从这一愿可以看出,阿弥陀佛大愿功德的加持力殊胜无比,我们要想迅速获得无有限量的智慧辩才,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可谓最上策。


可谓:


往生极乐三十愿,

获得慧辩能无限。

念佛精进发大心,

辩才利生广无边。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过小年

下一篇:若心不安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