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我们继续学习《普贤行愿品》。今天一起来看第七愿“请佛住世”的第二科:释相。
辛二、释相
经 文
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,极微尘数诸佛如来,将欲示现般涅槃者,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,乃至一切诸善知识,我悉劝请莫入涅槃。经于一切佛剎极微尘数劫,为欲利乐一切众生。
这段经文的大意是:所有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,三乘圣人及一切善知识,将要示现入涅槃者,普贤菩萨皆悉劝请莫入涅槃,久住世间,利益度化一切众生。
“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,极微尘数诸佛如来”:此是彰显劝请的境横遍十方,竖穷三际,遍周法界,数量之多不可言喻。
“将欲示现般涅槃者,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,乃至一切诸善知识”:这是说劝请的对象,不仅仅是将要示现入于涅槃的诸佛如来,还包括三乘圣人和一切善知识。
有人问:“既然劝请的境如此广泛,为何此愿的名独标‘请佛住世’呢?”
《华严经行愿品疏》中有讲:“标从胜说,但请如来。释从通意,三乘皆请。”大意是:由于这一愿的标名是从最殊胜的境来说的,因此只体现了劝请如来。然而,普贤菩萨的发心广大圆满,三乘圣人与一切善知识必定兼顾无遗,所以我们在解读愿名的时候,应作广泛通摄想。
“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”:意思是劝请诸佛乃至诸大善知识久住世间。
“为欲利乐一切众生”:别明请佛住世的目的是为了利乐一切众生。
“涅槃”:梵语“涅槃”,华言灭度,灭生死之因果,渡生死之瀑流。也称圆寂,即圆满一切智德,寂灭一切烦恼惑业。
诸佛已证得不生不灭,本无生死,为何还要示现入于涅槃呢?
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中讲道:“如来应正等觉作佛事已,观十种义故示般涅槃。何等为十?所谓示一切行实无常故;示一切有为非安隐故;示大涅槃是安隐处,无怖畏故;以诸人天乐着色身,为现色身是无常法,令其愿住净法身故;示无常力不可转故;示一切有为不随心住,不自在故;示一切三有皆如幻化,不坚牢故;示涅槃性究竟坚牢,不可坏故;示一切法无生无起,而有聚集散坏相故。佛子!诸佛世尊作佛事已,所愿满已,转法轮已,应化度者皆化度已,有诸菩萨应受尊号成记别已,法应如是,入于不变大般涅槃。”
从以上经文可以看出:诸佛是一切智者,无论应化世间,或是入于涅槃,都是为了利益度脱无边众生。而众生也正是因为承蒙诸佛拔济化导,才得以出生死海得究竟安乐的。因此说,为了众生的解脱,也为了报答诸佛的深恩厚德,我们每一位佛子都应当精进恳切地请佛住世,转妙法轮。
可谓:
礼请诸佛善知识,
伏愿长久住世间。
化导众生开心迷,
广宣妙法利无边。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(十句)!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内心的清凉
下一篇: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