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普贤行愿品》八十

2025-01-11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学习《普贤行愿品》八十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我们继续学习《普贤行愿品》。今天接着来看“修行二利愿”的偈颂内容。


丑二、修行二利愿



经 文



勤修清净波罗蜜,

恒不忘失菩提心,

灭除障垢无有余,

一切妙行皆成就。

于诸惑业及魔境,

世间道中得解脱,

犹如莲华不着水,

亦如日月不住空。



“灭除障垢无有余”:此是说明修行的业用,即灭除种种障垢。如《行愿品亲闻记》中所说:“布施对治贪障之垢,乃至智慧对治愚痴障垢,皆修行之用也。”


《行愿品别行疏钞》中也有讲:“以十度行,净十种蔽。”意思是修习十波罗蜜,能够净除十种烦恼覆蔽。具体来说即是:布施除悭贪,持戒除毁禁,忍辱除嗔恚,精进除懈怠,禅定除散乱,慧度除愚痴,方便除耽滞,愿度除退屈,力度除怯劣,智度除昧事。


“一切妙行皆成就”:此是总说,意思是发菩提心勤修清净波罗蜜,能成就一切妙行。“妙行”,指广大无量世出世间的种种微妙行。


接着来看第二首偈,显示修行的相。其中,前两句是法说,后两句是比喻说。


“于诸惑业及魔境,世间道中得解脱”:《行愿品别行疏钞》解释说:“于诸惑业得解脱者,即出世间行。及魔境界世间道中得解脱者,即世间行。”“魔境”,指世间道。


《成唯识论》中说:“生死相续,由惑业苦。发业润生烦恼名惑,能感后有诸业名业,业所引生众苦名苦。”这也是在启示我们:众生起惑造业,必会感招轮回苦果。若能离诸惑业,则能解脱生死乃至圆满成佛。如“四十华严”中所说:“心无动乱无分别,能普觉知诸法性。远离一切诸惑业,此解脱者之境界。”


“解脱”:离缚而得自在义,即解惑业之系缚,脱三界之苦果。又为涅槃的别称,因涅槃之体,离于一切系缚的缘故。


“犹如莲华不着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”:根据《行愿品亲闻记》所说,“犹如莲华不着水”,比喻世间解脱。意思是,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被淤泥所染,也就是不住于有。“亦如日月不住空”,比喻出世间解脱。这是说如日月游于虚空而不住于空,即不住空。住空等同声闻,住有等同凡夫,故菩萨不住空有。


可谓:


菩萨发心修妙行,

断障去垢显真性。

世出世间得解脱,

遍十方界度有情。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2023.行愿品 回向.jpg





上一篇:远离负面情绪

下一篇:避免成为一个刻薄挑剔的人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