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佛说盂兰盆经》十二

2020-08-30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学习《盂兰盆经》十二.mp3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这几天,我们相继学习了敬献盂兰盆供的五点殊胜处。今天接着来看,佛教示大众僧接受供养的仪式。

 

【经文】时佛敕十方众僧,皆先为施主家咒愿,愿七世父母,行禅定意,然后受食。初受食时,先安在佛前,塔寺中佛前,众僧咒愿竟,便自受食。

 

这段经文是佛陀约敕众僧,说明接受供养的仪式,可以分为四部分:一利他仪,二自利仪,三供佛仪,四正受供

 

“时佛敕十方众僧,皆先为施主家咒愿,愿七世父母”,这是利他的仪式。

 

施主在七月十五日这天来设供,本意是为了利益自己多生父母。大众僧在接受饮食的时候,应该先了解施主的心意为其咒愿,令其父母离苦得乐。

 

出家人应心量广大,不但为现前的施主,还要为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一切施主咒愿。一般在结斋的时候,我们都会诵“准提咒”,唱“所谓布施者,必获其利益,若为乐故施,后必得安乐”,来为施主祈福、咒愿。

 

“行禅定义,然后受食。”这是自利的仪式。

 

“行禅定义”,指出家人在为施主家咒愿以及受食的时候,都应该端秉一心,这样才能自利利他

 

出家人每天用斋,要作五种观想:

 

一、计功多少,量彼来处。 

我们要想到,这一钵饭菜来之不易,要通过农民的耕耘,小众净人的炊煮、行堂等,才装到我们的钵里。所费时工、人力很多。施主都是减妻儿之份,省吃俭用,为求福来供养,所以应该珍惜。

 

二、忖己德行,全缺应供。 

我们要想想自己的德行,是全是缺,具不具足受供的资格。

 

三、防心离过,贪等为宗。 

出家人在受用饮食之前,先要提醒自己,见美味不要起贪,见不好的饮食也不要起瞋,见不好不坏的饮食,更不要起愚痴心,这样才能远离贪嗔痴等各种过失。

 

四、正事良药,为疗形枯。 

之所以吃饭,是为了去除饥渴二病,否则就会使身形干枯,无法正常学修。因此,在受用饮食的时候,必须正念思惟,要把饮食当药想,把吃饭当疗病想,治疗饥渴病。

 

五、为成道业,方受此食。 

一个出家人,无论做什么,都应该往道上会。吃饭也不例外,心不能离于道。

 

出家人吃这顿饭,很不容易啊!食前食后都要为施主咒愿,中间还要心存正念,这也体现了僧宝的功德。

 

“初受食时,先安在佛前,塔寺中佛前。”这是说受食以前供佛的仪式。

 

“塔”,一般塔中都有供佛的舍利或佛的形象,令人礼拜瞻仰,培福增慧。出家人在受食以前,要先把钵和罗饭,供在塔寺中的佛前。

 

“众僧咒愿竟,便自受食。”这是供佛后,大众僧正式受食。

 

可谓:供佛斋僧大欢喜,祈愿众生获利益

 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存好心

下一篇:学习《佛说盂兰盆经》十一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