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下品中生的前两部分内容,今天接着来了解后两部分。
经文:
如一念顷,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。
这是下品中生的第三部分内容:得往生(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)。大意是,往生者就在一念顷的功夫,便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。
经文:
经于六劫,莲华乃敷。观世音,大势至,以梵音声,安慰彼人,为说大乘甚深经典。闻此法已,应时即发无上道心。是名下品中生者。
这是下品中生的最后一部分内容:生后益(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获得的利益功德)。大意是,此下品中生的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后,由于罪业深重的缘故,经过六劫修行,所在的莲花才开。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以清净的法音前来安慰此人,并为他演说大乘经典的甚深义理。此人听后,当下便发起无上的大道心。这便是下品中生的情况。
从下品中生的情况来看,人生道路上我们应当常做三件事,以此来警觉策励自己。
一、持戒断恶
要想持戒断恶,离不开时常反省自身。古人有这样一个譬喻:“不自见睫,不自举身。”意思是说,对于别人的缺点过失,虽然能够明察秋毫,但却无法看见自己的眼睫毛;纵然能举起千金的重物,但却不能举起自身。这是在说,我们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,都是有限的。因此,常常反省自我,不断认识自我,是很有必要的。
一个有道德的君子,他能做到上不欺天、外不欺人、内不欺己。我们佛弟子,上要对得起三宝的恩;中要对得起父母师长生养我们色身、给予我们法身慧命的恩;下要对得起成就我们的一切人,乃至一切众生。想要做到这一点,就要从持戒断恶做起。学戒持戒,能令我们了解因果、明辨是非、远离恶法、增长福慧。
二、勤修诸善
从上品上生往生后所得的利益功德,到下品中生临终前所见的地狱境相,可以说,无一法不是因果的展现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离不开因地所修各种善业功德。佛说人身是最好的受道之器。既然“人身难得今已得”,我们怎能不利用生命来勤求佛道、广行诸善,积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乃至成佛利益众生的资粮呢?
三、读诵大乘
从上辈与下辈往生前后的情况来看,读诵、听闻、修习大乘第一义谛,是从凡夫直至成佛的修学重点。因此,我们应当从现在做起,对于大乘经典以及净土法门的主要典籍,坚持读诵、受持与解义,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佛道,种下殊胜的因行。
让我们: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