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《格言联璧》十七之二

2020-09-06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2020.9.6(农历7.19)学习《格言联璧》十七之二.mp3

 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继续学习格言:“道生于安静,德生于卑退,福生于清俭,命生于和畅。”我们来看第二句:“德生于卑退。”这句可以简单地理解为,一个人的道德修养,于谦虚忍让中得以完成。


在中国的古老典籍《周易》中有卦辞:“谦,德之柄也。”意思是说,谦虚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修养。又言: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这是指道德高尚的人,总是以谦卑的德行约束自己,将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上。儒家典籍《尚书》中亦有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的警训,意谓骄傲自满容易招致损失,而谦虚能够使人获益。



在《六祖坛经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一位名为法达的出家人,诵了三千多部《法华经》,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。他去拜见六祖,顶礼的时候,头不着地。六祖开示说:“顶礼是要去除我们的慢心,你顶礼的时候,头不挨到地上,说明你有一个“我相”在,因此就有了罪过。不执着诵经的功德,才会有无量的福德

 

如何降伏我们的贡高我慢呢?佛陀在《遗教经》中讲了对治方法:“汝等比丘,当自摩头,已舍饰好,着坏色衣,执持应器,以乞自活,自见如是。若起骄慢,当疾灭之。增长骄慢,尚非世俗白衣所宜,何况出家入道之人?”

 

佛陀语重心长地教导:我的弟子们,应当摸头自省。已经放下了世间的一切,没有美好的服饰庄严色身,穿的是坏色衣,托钵乞食过生活,见到自己这个样子,如果还会生起骄慢心,应当及时地来对治。对于一个世间人来讲,都不应该有骄慢心,更何况是出家学道人呢!经中虽然呼的是“汝等比丘”,但学习谦让,对治骄慢,通于所有的佛弟子

 


“我慢高山,法水不入。”这同样在强调,谦卑对于修道人来讲是极其重要的。一个不懂得谦下恭敬的人,是没办法从善知识处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的。无论出家在家,谦让是一种美德,也是一种修养的境界。学会谦让成就自己的福德,奠定做人、解脱、成佛的基础

讲一个富兰克林的小故事。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,他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桀骜不驯非常我慢的人。在谈起成功之道时,他说自己的改变源于一次拜访。

一天,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。富兰克林来了,他挺起胸膛,大步流星,没想到一进门,“砰"地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,一下子就肿了起来,疼得他哭笑不得。

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,笑了笑说:“很疼吧?你知道吗,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。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,练达人情,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。”

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,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,把谦虚列为自己一生的生活准则。


可谓:

 


去除我慢修德行,
低头谦下卑作门。
一句弥陀常常念,
厚德载物利众生。


 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




上一篇:学习《格言联璧》十三之一

下一篇:学习《格言联壁》十二之二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