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.9.6(农历7.19)学习《格言联璧》十七之二.mp3
在中国的古老典籍《周易》中有卦辞:“谦,德之柄也。”意思是说,谦虚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修养。又言: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这是指道德高尚的人,总是以谦卑的德行约束自己,将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上。儒家典籍《尚书》中亦有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的警训,意谓骄傲自满容易招致损失,而谦虚能够使人获益。
在《六祖坛经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一位名为法达的出家人,诵了三千多部《法华经》,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。他去拜见六祖,顶礼的时候,头不着地。六祖开示说:“顶礼是要去除我们的慢心,你顶礼的时候,头不挨到地上,说明你有一个“我相”在,因此就有了罪过。不执着诵经的功德,才会有无量的福德。
如何降伏我们的贡高我慢呢?佛陀在《遗教经》中讲了对治方法:“汝等比丘,当自摩头,已舍饰好,着坏色衣,执持应器,以乞自活,自见如是。若起骄慢,当疾灭之。增长骄慢,尚非世俗白衣所宜,何况出家入道之人?”
佛陀语重心长地教导:我的弟子们,应当摸头自省。已经放下了世间的一切,没有美好的服饰庄严色身,穿的是坏色衣,托钵乞食过生活,见到自己这个样子,如果还会生起骄慢心,应当及时地来对治。对于一个世间人来讲,都不应该有骄慢心,更何况是出家学道人呢!经中虽然呼的是“汝等比丘”,但学习谦让,对治骄慢,通于所有的佛弟子。
可谓: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学习《格言联璧》十三之一
下一篇:学习《格言联壁》十二之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