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.7.12(农历6.14)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廿六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上周我们了解了《备览》“第二项显相”中的四种三宝,今天来看三宝所具的六种胜义。
备览 戒疏又云:“此三益世,近拔三有,远清二死。希世独达可重名宝。故宝性论喻分六义。一希有义。世宝贫穷所无,三宝薄福不遇。二离垢义。世宝体无瑕秽,三宝绝离诸漏。三势力义。世宝除贫去毒,三宝六通难思。四庄严义。世宝严身令好,三宝能严法身。五最胜义。世宝诸物中胜,三宝诸有无上。六不改义。世宝炼磨不变,三宝八法不动。”
《戒本疏》中又说:佛法僧三宝出现于世利益众生,就近来说,可救拔饶益三界有情;约远而论,可令众生最终超越两种生死,即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,证得佛果。
世间本无三宝,唯佛出世才有。因为稀有珍贵,所以称之为“宝”。《宝性论》中以世宝的六义,来比况三宝。
一、希有义:贫穷的人不会拥有世间珍宝,福薄的人也不能遇到三宝。
二、离垢义:世间的金、银、琉璃、琥珀等宝物,一般质地清净,没有瑕疵垢秽。三宝断绝远离了各种烦恼垢染,所以也有离垢义。
三、势力义:世间珍宝可以使人脱离贫穷、去除毒害,三宝则有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、漏尽通等不可思议的六通神力。
四、庄严义:世间的珍宝可以严饰人们的色身,三宝则能庄严众生的法身。
五、最胜义:世间的珍宝在各种物品当中最为殊胜,三宝在诸有当中也是至极无上的。
六、不改义:世间的宝物纵经锤炼打磨,本质亦不会改变。三宝也不会被世间的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八法所扰动。
备览 行宗释云:“初约义略释。上三句显益。近远二字必对因果。二死者,一曰分段,三乘共亡。二曰变易,唯佛永尽。希下一句结名。希世者,世间无故。独达者,超诸有故。”
《行宗记》从“约义略释”与“引文广释”两方面对疏文进行了总结,我们先来看“约义略释”。
记文解释说:“此三益世,近拔三有,远清二死”这三句,是在赞叹三宝出现于世的利益。疏文的“近”“远”两个字,必对因果来讲,意思是因地中伏断众生的烦恼业因,果上灭除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。
分段生死:分即分限,段即形段。三界六道里的众生,寿有长短分限,身有大小形段,皆不免于生死,是为分段生死。这种生死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三乘圣人,均已断除。
变易生死:因移果易名为变易。谓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既离三界生死,出生方便等土,就其断惑证果之时,因移果易,论为生死,是名变易生死。因移果易者,如初果为因,二果为果;二果为因,三果为果;三果为因,四果为果。变易生死,只有佛永尽无余。
疏文的“希世独达可重名宝”,结示了宝的名义。“希世”,说明世间稀有。“独达”,表示三宝高超诸有。“可重”,即应受到珍视爱重。
人生难得,三宝难遇。让我们好好珍惜,缘念三宝,福慧增长,日日法喜!
可谓: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
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廿七
下一篇:不要和不清楚的人论清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