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学佛法利有情

2022-12-12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 已浏览:()
分享到:
阅读模式

修学佛法利有情2022.mp3

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


有位在家人来访时说道:“我不懂佛法,但觉得佛法高大尚。我听说经中有言‘利益众生供养’,像我这样的普通人,要钱没钱,要权没权,怎样修利益众生供养呢?”


我回答:“‘利益众生供养’,这句话出自《普贤行愿品》。你理解的利益众生,一定要用权和钱,但不尽然。因为利益众生,更多的是体现在平常生活中。无论我们做什么,一切都要以利益众生为考量。大到保护众生的生命、财产,小如乘车让个座、施舍一杯茶喝,乃至劝人修善、鼓励人乐观面对生活积极进取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等,都是在修‘利益众生供养’”。


给大家讲个小故事。


据说有兄弟三人在家学佛,为了求得更高的佛法道理,相约一起行脚云游,参访善知识


云游途中的一天,在日落时他们借宿于一个村庄。收留他们住宿的人家男主人刚刚去逝,女主妇一人独自带着七个年幼的子女,过着艰难的生活。


第二天,三兄弟正要上路之时,最小的弟弟忽然对两位哥哥说:“你们两位去云游参学吧,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。”


两位哥哥对于弟弟的变节非常不满,认为他太没志气。出外参学,才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要留下来,于是二人气愤地拂袖而去。


寡妇看到老三一表人才,就自愿以身相许。老三说:“你丈夫刚死不久,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。你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,再谈婚事。”于是,在随后的三年里,老三帮着寡妇干着家里的重活儿。


三年过后,女方提出结婚的要求,老三再次拒绝道:“如果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的丈夫,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!”而后老三仍然帮这位妇女干活儿。


又过了三年,女方又提出结婚,老三再度婉拒道:“为了彼此将来的幸福美满,无愧于心,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结婚吧!”


三年、三年、又三年,经过九年,这户人家的儿女们都长大了。老三见自己助人的心愿已经完成,就和妇人道别,独自步上了参访善知识的道路。


我们想想,一个妇道人家要独自抚养七个年幼的孩子,实在不容易。幸好有老三舍弃云游参学,自愿为孤儿寡母服务,而且不为世间的五欲六尘所转,可以说他才是真正懂得佛道的人。


这则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。慈悲是成佛的根本,只有培养自己的慈悲心,让自己的心和佛的心相应,把学佛落实在日常生活中,积极帮助众生,才是真修习“利益众生供养”。


可谓:


修学佛法利有情,

悟道不离平常心。

举手投足思利他,

时时处处福慧增。

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,吉祥如意!




上一篇:学习《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》五十六

下一篇:学习《净行品》一五三之五



微信平台
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普寿寺

普寿寺客堂电话:0350-3354537 13593225901

五台山普寿寺 版权所有 晋B2-2007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