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.9.4(农历7.17)学习《格言联璧》十六之二.mp3
阿弥陀佛,大家好!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。今天,我们继续学习格言“慎风寒,节饮食,是从吾身上却病法;寡嗜欲,戒烦恼,是从吾心上却病法”。昨天,我们谈了节制饮食有助于身体健康,是学习工作、修行办道的增上缘。今天,我们谈谈减少嗜好和情欲,戒除烦恼,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。
有句话说:身病须向心病医。要知道,养身,离不开养心。减少嗜好情欲,用智慧转自己的烦恼,是从心理上消除疾病的良方。
嗜好和情欲皆由贪心而起,从而遮蔽了我们的清净本性。佛陀经常勉励弟子们,要少欲知足。少欲,指对于自己尚未得到的,不生贪求之心。佛陀在《遗教经》中教导我们:“多欲之人,多求利故,苦恼亦多。”
一个人对于五欲过多地追求,就会滋生贪的烦恼,让这颗心烦躁不安。当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,就容易造作恶业,以致现世不得安乐,来世招感苦果。相反,清心寡欲之人,内心坦坦荡荡,没有忧愁和怖畏。
祖师大德在这方面,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。佛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时候,睡的草席破了,他就用布补好接着用。不久,同一个地方又破了。身边的人发现实在没法补了,就对他说:“师父,到常住库房去领一张新的吧!”不料老和尚听后,大声呵斥:“好大的福气啊!要享受常住一张新席子。”
再者,弘一大师的一条擦脸毛巾,中间用破了,朋友要帮他换条新的,他断然拒绝。只是把毛巾从中间剪开,两边缝合在一起,继续使用。老人家曾教导学人:“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,也只好享受三分,愿以我的福气,布施一切众生,共同享受。”
我的尼和尚上通下愿老法师,出家前是省长的女儿,生活起居都由保姆伺候,条件自然是好的。出家后,事事亲为,不麻烦别人。衣食受用也是能省就省,袈裟满是补丁,大家有因缘可以到普寿寺忆恩堂去瞻礼、看看。
经中又说:“若欲脱诸苦恼,当观知足。知足之法,即是富乐安隐之处。”我们想要解脱内心贪的苦恼,就要常常观照自己,对已经拥有的资财受用,要感恩知足。这才是我们身心安稳,获得快乐的根本所在。
佛言:“知足之人,虽卧地上,犹为安乐;不知足者,虽处天堂,亦不称意。”孔子的门人颜回,居住在简陋的小巷中,一箪食,一瓢饮。这种常人受不了的清贫生活,颜回仍然很快乐,因为他的精神世界非常富足!可见,一个人快乐与否,要看心是否知足、自在。心才是主宰啊!
可谓:
让我们一起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!(十句)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!愿大家开心自在、吉祥如意!
上一篇:学习《格言联璧》十七之一
下一篇:学习《格言联壁》十六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