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佛,大家好!今天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出家日,让我们诵一段《普贤行愿品》的偈颂,来共同纪念本师并策励自己:
我为菩提修行时,一切趣中成宿命,
常得出家修净戒,无垢无破无穿漏。
天龙夜叉鸠槃茶,乃至人与非人等,
所有一切众生语,悉以诸音而说法。
勤修清净波罗蜜,恒不忘失菩提心,
灭除障垢无有余,一切妙行皆成就。
于诸惑业及魔境,世间道中得解脱,
犹如莲华不著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。
悉除一切恶道苦,等与一切群生乐,
如是经于刹尘劫,十方利益恒无尽。
我常随顺诸众生,尽于未来一切劫,
恒修普贤广大行,圆满无上大菩提。
这段经文的内容,大体分为三部分:一受持愿,二修行二利愿,三成熟众生愿。
第一,受持愿。对应的经文有两首偈:“我为菩提修行时,一切趣中成宿命,常得出家修净戒,无垢无破无穿漏。天龙夜叉鸠槃茶,乃至人与非人等,所有一切众生语,悉以诸音而说法。”这两首偈告诉我们,菩提路上应当发三种大愿,即不忘宿命愿、出家持戒愿、请转法轮愿。
我们为了成佛来修持普贤行时,要记得发愿:无论在哪一道,都能够忆念宿命,不忘修行佛法,心不迷乱。且愿生生世世出家,清净持戒,护持佛法。出家属内护,在家居士属外护。出家修净戒是护法的要点,即随顺真如而持戒。佛法依戒护持,无戒则一切佛法不立。因此,对于戒法应当认真持守,毋令毁犯,如此才能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,且以佛法饶益一切有情。
不同的众生有着不同的语言,想令不同国土的众生都能够听闻佛法、成就佛果,我们就要发愿得到佛的微妙圆音。
第二,修行二利愿。对应的偈子是:“勤修清净波罗蜜,恒不忘失菩提心,灭除障垢无有余,一切妙行皆成就。于诸惑业及魔境,世间道中得解脱,犹如莲华不著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。”这两首偈告诉我们应发五种愿,即修波罗蜜愿、不忘失菩提心愿、消除障碍愿、成就妙行愿以及自由无碍愿。
波罗蜜是梵语,华言到彼岸。生死轮回是此岸,烦恼妄念是水流,寂灭涅槃是彼岸。波罗蜜有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、方便、愿、力、智十种。十波罗蜜皆真如性体,随顺真如布施持戒乃至圆满智波罗蜜,故云清净波罗蜜,这是因为真如本自清净故。
经中说,菩提心犹如种子,能够出生一切佛法;菩提心犹如良田,能够长养一切众生的清净善法;犹如大地,成为一切世间的所依;犹如清净之水,能洗涤一切烦恼尘垢……菩萨修诸功德,若忘失菩提心即是魔业。为什么呢?不回向菩提,就会落入人天富贵,而成出世魔业。因此,我们修行也是这样,皆当回向佛果菩提。
当成办自他二利的菩提事业时,菩萨亦会回向发愿:在无明业惑、生老病死四魔境界,以及烦恼世间之中自由无碍,随意解脱。犹如莲花出水不被污泥染着,恒常纯净香洁。犹如光明遍照的日月,虽在空中而不耽着,运行无碍。
第三,成熟众生愿。经文:“悉除一切恶道苦,等与一切群生乐,如是经于刹尘劫,十方利益恒无尽。我常随顺诸众生,尽于未来一切劫,恒修普贤广大行,圆满无上大菩提。”这是说菩萨以无尽大愿成熟众生,则能随顺趣入无上正等菩提果位,亦能圆满成就普贤菩萨的一切行愿大海。
菩萨被悲心牵引,观见恶道众生常常受诸苦恼无有止息,便发愿在无边的十方国土中,历尽现在未来刹尘数劫,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,给予众生或暂时或究竟的安乐,此愿此行无有尽期。此外,菩萨还令众生灭除苦因,而后得除苦果。菩萨对于众生冤亲平等,各随所乐而与其乐。好乐人天者,与以人天乐;好乐声闻者,与以声闻乐。尽未来际以普贤行利益众生、摄受众生,令众生圆满菩提,身口意永无疲厌。
以上是对此段经文大义的简要提示。今天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出家日,我们在此共同诵习《普贤行愿品》的偈颂,一是为了感念本师以及一切诸佛菩萨,无量劫来发菩提心,勤求佛道,修普贤行,饶益有情的大愿大行;二是为了策励自己,菩提路上常随佛学,以普贤菩萨的广大行愿为导引,发菩提心严持净戒,普皆回向一切有情。
在今天这个殊胜的日子,让我们代父母师长、家亲眷属、一切有情,忏悔无始以来,有意无意所作一切不善。并祈:智慧增长,福德加厚,自利利他,善愿成就!
愿:疫情消除,人民安康,风调雨顺,天下太平!
南无阿弥陀佛!
上一篇:谈谈实行 | 第四篇
下一篇:五观若存金易化,三心未了水难消